刘性仁/无意识两岸红利,北市无法开源只能节流
文/刘性仁
日前台北市议会财建委员会决议,北市退休公务员每年三节奖金原可领新台币6000元,将砍半到3000元,预估有2万2000多位退休公务员受影响,北市声称此举可省6000多万元。其理由为退休公教人员已有月退俸,无须再支领三节奖金。
乍听之下,此缩减不无道理,然而仔细思考,财政困窘是不争的事实,但北市府若无法在开源下尽可能的努力,无法充分享受两岸和平红利,在招商及观光上有充分发挥,以现今情况来看既无法有效招商,也无法享受全球化下城市交流的好处,两岸红利享受有限,而只能从均的角度下手,令人感到相当遗憾,这也是当初北市民选举市长及议员时所始料未及的。试问这些作为在选举时,有清楚的和选民说清楚讲明白?坦白地向人民表达吗?
更令人担忧的是,倘若2016年民进党在总统及立委选举大胜,从中央到地方,若无法处理好两岸关系,发挥全球化及两岸最大和平红利。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台投资,更多观光客前来台湾消费,恐怕北市只是冰山一角,除了北市之外的其他直辖市及地方,财政困窘的情况比起北市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未来砍的福利恐怕更难以想像,台湾正朝向均贫的方向迈进,饼越做越小,开源不足自当往节流的方向思考,这难道不是选民在投票时,所应考虑的重要原因吗?
再者,公保、劳保、健保通通都有经费上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应当从开源的方向开始思考,无奈若两岸关系冷和,对台湾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无异都是一项重大的考验,无法享受两岸和平红利及国际和平的机会,台湾始终无法解决财政缺口问题。
因此,没有改善投资环境,就无法吸引外资来台,无法带动经济发展,税收增加自然有限,更无法创造就业机会;法令没有适时松绑,而以意识形态看待陆资及陆客,饼就只会越来越小,无法带来新的活水,没有观光收入,也谈不上税收及就业机会,无法使经济活络,经济只会雪上加霜:正值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及恐怖主义袭击,开源不足,挖东墙补西墙,东砍西砍,一来造成社会阶级对立、二来造成朝野纠纷、三来无助于财政问题的真正解决,而只是将问题延缓爆发,这种危机,难道大家还没意识到吗?
就在开源不足的情况下,恶性循环自此展开,我们不能再逃避,因此恳切呼吁北市或其他直辖市或县市,无论政府或民代都应当朝向开源的角度思考,而不是挖东墙补西墙,拿公务人员开刀是节省不了多少钱,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并没有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也忽略掉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因此选民在投票时岂可不慎?选前不敢砍,选后拼命砍,公务人员又能如何?这就是政治。选前绝口不提两岸关系的影响性及扩大涉及到的各种面向,选后问题才真正开始,台湾一波一波均的运动正要开始展开,节流似乎成为主流想法,自然也会影响到一般民众的消费习惯。
总之,对公务人员开刀是最廉价及最没有副作用的,因为公务员的本质及在台湾现今社会氛围下,公务人员势将面对来自社会均贫的压力,大家都穷,公务员自当不能富;这是均的想法,却不是富的思维,因为台湾要富,就必须面对两岸关系残酷的现实与挑战,就必须要正视大陆及国际的重要性,而不再只能小确幸及安贫乐道。可以理解北市的作法,却无法茍同,回想当初立委减半、年终慰问金的删减、补充保费哪一项不都是同一个逻辑吗?若无法充分享受开源的好处,终究节流只是杯水车薪,可怜的又岂是被删减经费的公务员呢?未来的洞恐怕才是真正的未爆弹。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