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烟花爆竹,德国人过年拼创意

工作人员点燃“愿望之火”。

为了遏制新冠疫情的扩散,德国政府于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1月10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严格的接触和出行限制。同很多国家一样,德国原本也有在辞旧迎新之际燃放和观看焰火秀的传统,但是在2021年新年期间,各联邦州均实行了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各地也因此出现了充满创意的烟花“替代品”,给历史上最冷清的跨年夜增添了不少亮点,也给予了生活在疫情之下的人们感动和安慰。

火焰灯光带来希望和光明

黑森州德赖艾希市,原本每年都会举办热闹的迎新晚会,但在疫情之下,现场演出和燃放焰火等活动无法实现。于是,市政府参照北欧国家传统习俗,策划了一场点燃“愿望之火”的特别仪式。为此,市政府很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人员找来大量树枝,锯成了大约两万个一厘米厚的圆木片,全部摊开晾干,并用烙铁将城市徽标烙印在木片上。随后,这些带有特殊使命的木片连同专门设计的说明卡一起被装入红色信封,投递到每个家庭的信箱里。市民们收到来信后,在木片上写下2021年的心愿,再交还到全市设置的6个收纳点。新年前夜,“愿望之火”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被点燃,2.5小时的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了全程直播,写满美好愿望的木片依次从镜头前划过,随后汇入绚烂的火焰,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将充满希望

勃兰登堡州贝尔瑙市以一场精彩的激光演出取代了传统的焰火。在新年前夜,贝尔瑙市中心的石门广场亮起了无数色彩斑斓的激光束和变换的激光动画,市民们虽不能亲临现场,但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台式电脑和智能电视观看直播,弥补了无法外出庆祝新年的遗憾。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舍讷贝克市,一座有着150年历史的瞭望塔遗址加设了专业的灯光装置,新年前夜从晚8点到次日凌晨1点亮起。市民们被要求留在家中,通过社交媒体欣赏灯光艺术,或直接打开窗户眺望山上的瞭望塔。名城科隆提出了“灯亮起,年过去”的口号,建议每个家庭用照明设备代替烟花。午夜时分,市民们将家里的电灯连续打开和关闭,使一亮一灭的灯光持续5分钟,共同组成“世界上最大的灯光焰火”。巴登-符腾堡州的魏恩海姆市严令禁止燃放烟花,但是建议市民们在新年前夜点燃一根蜡烛,放在家门外或者打开的窗户边,让烛火的光明能够被看到,从而向更多的人传递希望和信念。

钟响与铃声带来勇气和力量

在欧洲古代,人们也会用敲打锅碗瓢盆发出的声响教堂钟声来驱除“恶灵”,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烟花爆竹和弹出的香槟酒瓶塞也成为了迎接新年的重要道具。在这个安静的新年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明斯特市重新用古老的钟声代替了现代的花炮鸣响。在市政府的倡议下,新年前夜临近午夜时,明斯特市的教堂共同敲钟,钟声持续20分钟,成为呼吁全体市民团结一心、克服疫情的信号。

阿尔高是位于德国的著名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地,由巴伐利亚州施瓦本行政区南部、巴登-符腾堡州东南角以及隶属奥地利的部分德奥边境地区构成。2020年末,阿尔高地区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禁止出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并在公共场所实行禁酒和宵禁,但与此同时,也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阿尔高铃响”的宣传语,建议当地居民拿起“牛铃”,为寂静的山区带来新年的声音。牛铃常见于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会挂在家畜的脖子上,避免放牧时走失,现在也会加上图案和装饰,作为打击乐器或旅游纪念品。阿尔高当地警局提示,虽然新年前夜21点宵禁后及元旦凌晨5点宵禁结束时不允许在公共区域发出声音,但人们可以放心地于午夜时分在自己家里摇响牛铃,完全不用担心收到噪音投诉。

图林根艾森贝格市的一家公司推出了名为“气球时刻”的销售方案,为家庭小型庆祝活动提供装饰用的彩色气球,家庭聚会结束后可以刺破气球发出代替花炮的声响,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气球也不会污染环境

将购买烟花的钱用于公益事业

德国教会援助组织“给世界以面包”发出了“用面包代替烟花”的倡议,呼吁人们将一部分原本计划用于购买烟花的钱投入公益事业,帮助全世界生活在贫困和饥饿中的人。据悉,近年来德国人每年新年购买烟花的总花费约为1.3亿欧元,是该援助组织每年接收捐款总额的两倍多。

德国每年消耗约一万吨烟花,释放数千吨二氧化碳。德国绿党从环保角度出台了“用树木代替烟花”的提案,建议人们将节省下的烟花费用,用于在当地社区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气候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其实早在多年前,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已经在进行“用树木代替烟花”的实践,该州旅游协会与州农业、环境和消费者保护部以及州林业协会等机构共同设立了“森林股份”项目,鼓励人们将一部分烟花预算用来购买单价10欧元的森林股份,投资20欧元即可在10平方米面积上栽培自己的树木。目前,该州已建立了15个“气候森林”,对减少垃圾、噪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