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轨迹
张志文/台湾台东大武
小时候放学后,爷爷会骑着打档的80cc摩托车到学校接我下课,载我到南州糖厂吃冰,有时会看到小火车载满甘蔗经过平交道,然后进入南州糖厂将甘蔗卸下到巨大的糖蜜槽旁。因工作采访有机会到义大利中部的小镇,坐在阿尔卑斯山脉半山腰的餐厅,看着欧洲之星一辆辆来回穿梭葡萄园。也曾在德国搭着欧洲之星,与同行的R聊着整个德国的旅游及绿能。日前编辑铁道摄影书籍《梦.轨迹 铁锈味拾人摄影》一书时,让我勾起这种种回忆。
古庭维、李春政、林柏廷、林政廷、陈威臣、陈映彤、张志文、郑铭彰、傅子训、黄威胜等十位摄影家所张望的铁道世界,他们在世界各地,等着光,追着烟,追着火车经过的美景,他们拿起相机拍下这隆隆声响的一切,这些带领他们进入梦的轨迹,也带领读者随着他们的梦继续回忆、旅行。
记得有一次我看了黄威胜执导的短片《蒸汽消散》,片中一辆蒸汽火车冒着浓浓的烟经过,蒸汽火车头上飞溅的星火,染黄了整片夜空,这一幕令人震撼。这是黄威胜走入时光隧道,到新疆三道岭矿区所拍下的最后一条古老铁路绝美画面,他也谱出一曲小镇与人双重凋零的惆怅故事。「我喜欢铁道与人的感觉,那种自然出现的生活感,是不会分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彼此就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我被这一幕影像深深吸引,于是将它做为《梦.轨迹-铁锈味拾人摄影》的书封,让这辆蒸汽火车继续说着从铁道「拾来」的故事。
「一般人认为铁路与火车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但对我来说,铁道连接了两地的运输、输送两地景致变化,交叠出两地的人文与历史、情感与温度。」就像2017年张志文于日本岛根所拍摄的画面一样,冒着浓烟的火车,乘载着山、居民、游客间的共同情感。又如他于2016年中国辽宁省拍摄的一张画面,一辆火车的剪影,一样冒着烟,烟衬着山林上的树木,在整座山头上移动着,就像跳支现代舞曲一样的美。这是浪漫的,也是诗情画意的,就像张志文为这本书题字「梦.轨迹」般的优美。
2003年下着雪的日本北海道,一辆火车打开车灯,沿着看不太清楚的铁道路线,继续往下一站行进,郑铭彰在天气恶劣、满地霭霭白雪的北海道拍下这一幕。1978年初次到海外旅游的郑铭彰,在日本搭乘新干线及地下铁时,深受当地文化冲击,自此爱上铁道世界的丰富变化,他拍摄铁道的视角从台湾延伸至海外,尤其铁道种类多元且四季分明的日本,「我不断地想抓住消逝前的铁道、地景与人物交织的瞬间」。
「对我来说铁道摄影是在追寻儿时所看到的铁道记忆」,因父亲是火车司机,傅子训从小耳濡目染下,对铁道有着特别的感觉。拍遍了世界各地的铁道,情有独钟地对柴油机关车特别着迷。有一张他在故乡屏东南州车站所拍摄的照片,以剪影来呈现,有别于其他顺光冒着浓烟的火车,却多出了些许回不去的小时候记忆,也是他用来描写小时候记忆轮廓的艺术表达。
「对有些人来说铁道只是通勤、通学的工具,对我来说,铁道不只是载运旅客及货运,铁道还载运我小时候和家人搭火车出游的回忆。」林柏廷边拍照,边找寻过去的自己,就像2019年他在蒙古国拍摄的一张照片一样,一个小男生骑着脚踏车,停放在大草原里,拿着食物往嘴里塞,眼睛充满渴望的望向远方,等待着火车经过,这一幕像极了林柏廷小时候在阿公家读书时,分心看着窗外台车经过,期待阿公也能带着他搭上火车出游的心情似的。
大多铁道迷会专程跑到蒙古国拍摄冒着烟的火车,陈映彤也不例外,但他多出了一点对火车与地景、人物的关系,并对当地生活情感的着墨。担任《铁道情报》摄影总监的他,对火车与人的生活,有着敏感的特质,例如前阵子刚于田园城市展出的《鉄锈味铁道摄影联展──第三回》,他就是以最新的疫情生活样貌呈现,每位候车者戴上口罩,井然有序地坐在月台等候火车进站。「火车和人们生活交会的场景是最迷人的」,「铁道边故事是无边无际的」,陈映彤乐于捕捉铁道与人、文化的连结。
一张2016年拍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有着蜿蜒的火车,围绕着整个地景的,这么完整且有如空拍角度的照片,来自于古庭维爱登山健行,「我发现这是一种从不同角度观察与理解土地的方式」,古庭维着迷于串连地形、地貌与人文风情,他用最接近全貌的方式来呈现铁道风景。「那些找路、开路、追逐阳光角度的过程,有时候比摄影成果更令人回味。」
摄影人有时候是很孤独的,但大多甘于享受这份孤独,李春政走进大山大海,留下一帧帧动人的画面,冒著白烟的火车,穿越覆盖着霭霭白雪的郊区,中国吉林省,内蒙古……等,观者看到的一切,也就是他亲身在现场观看的结果。他在恶劣的天候下,快速地观察、思考及作出反应,才能框取出如此美丽的画面。「铁道摄影其实不是只拍火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拍出情感,掌握当下的氛围,让画面说故事。」
林政廷2015年在日本北海道,拍了一个小女孩把鼻子贴在车窗上,小女孩探着外头,露出猪鼻子的画面,看了实在是有趣又可爱。同一年他在日本熊本也拍了一位女士,右手提着包包,左手提着食物,匆忙的赶着火车,这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丛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两张画面虽在日本不同地方拍摄,但却串起了这样的情节。「铁道的温度是来自于沿线的人和景,我会一直享受按快门、拍火车的幸福时光」。
拥有35年铁道摄影经验的陈威臣,从小对铁道有极大的兴趣,常跟着父母亲搭着火车南来北往,国中时跟父亲借了一台KONICA相机,从此就展开他的铁道摄影之旅,「随着年纪增长,发现铁道牵涉到历史发展、人文故事、地理景观等,即便是相同的火车、相同的路段,但在不同的旅客、不同的季节、甚至不同的时间,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情、演绎不同的故事。」居住在日本的他,足迹踏遍了日本北海道、福岛、东京、富山、埼玉、镰仓、熊本……,他拍摄着日本各地的春夏秋冬。
编辑了十位摄影师的作品,不禁让我想要赶快去拍照,摄影是一种散发无穷魅力的媒体,持续大量拍摄才是重要的。书中最后我用「寻梦旅程,待续」来期许看到下一阶段铁道之旅。人生就像搭火车,到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我该下车去拍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