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躺平族折射大时代下的小时代「错位」心态

图为上海外滩的街景。 (摘自新华社)

「躺平族」近年来在中国社会掀起巨大讨论浪潮。「躺平族」如何定义,人数多寡甚至是否存在或许见仁见智,但「躺平」心理与时代氛围,却很少被正视,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许纪霖认为,躺平族反映的是一种大时代里的小时代心态,是一种「错位」的心态,是一种防御性思考,甚至只是「身躺心不平」;当今中国是一个万花筒,每个人身处大时代,却又不得不以小时代的方式活着。

许纪霖接受大陆《社会创新家》杂志专访时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前几年,算是一个小时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闷声大发财,更关心个人的命运,关心个人如何向上流动。而近几年,自中美贸易战以来,整个世界,特别是中国,进入一个高度不确定的阶段,迫使民众重新回到一个大时代。

他直言,在这个大时代,很多人陷入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过去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的确定感,对只要努力学习、工作、赚钱就会变好的笃定全然消失。如今,各个阶层都有一种迷茫感。

许纪霖认为,大学生或身处职场的白领虽然身临大时代,但还是还秉持一种小时代的心态,导致一种错位。这些年局势变化使得人们有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安全感变成一个首要的忧虑。过去几年,因为有某种确定性,很多人愿意创业,冒风险,探索自己人生的高点在哪里。如今,大家不是往上探究人生的高点,而是选择确保人生的底线,所以大多年轻人想找一个公务员或事业编。

许纪霖称,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思考,过的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而是防御性的人生。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苟全性命于乱世」,大家做这种防御性选择,对个人而言都是理性的。真正要反思的是:每个个人都做出了对自己而言最理性的选择,结果却是社会上不再有人愿意去创业、创新、冒风险。为什么每个个人的理性选择,最终加起来却形成一个整体的不理性?

许纪霖认为,面对这种心态,最好的做法是设身处地,从具体的空间中理解对方做出的选择,要以「他者」的心情、将他者置于他独特的环境下,去想像什么是更好的选择。不必自以为是,以自我代替「他者」,强人所难。

他还说,最近躺平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和人生姿态。许多躺平者,其实是「身躺心不平」,内心充满怨恨,仇富、仇精英。仇恨这两类对象,是不用付代价的,甚至受到鼓励。任何时代都需要精英,精英总是有特权的,被仇恨,不在于精英享受特权,而是他们在享受特权的同时,没有担当公共责任,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