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纳拟在台量产!制造地点曝光 最快6个月生产3亿剂
▲莫德纳采用的mRNA技术被视为是疫苗制备趋势。(图/镜周刊提供,下同)
图、文/镜周刊
对抗疫情,疫苗被视为最有力的备战武器。本刊调查,台湾除对外采购及靠外援取得疫苗,政府还有二大策略,一是向国外mRNA疫苗厂争取授权量产,二是建立国内自主的mRNA疫苗技术平台,其中扮演火车头角色的国卫院,正盘点国内厂商的技术及量能,准备与莫德纳(Moderna)洽谈授权,若顺利签约,估6至9个月即可生产3至5亿剂。另为建立国内自主疫苗技术平台,国卫院生物制剂厂更准备扩厂上万坪作为疫苗战略基地。
「进货的速度事实上是慢,但我们也尽力去多方沟通,整体疫苗都非常吃紧,(国际)现货市场难以供应。」对抗新冠肺炎(COVID-19),各国都在抢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日前坦言,台湾向国际采购的疫苗到货率确实不如预期。除了对外采购,本刊调查,政府备战疫苗供应还有二大策略,一是向国外mRNA 疫苗厂争取授权量产,二是在国内建立mRNA 疫苗技术平台,以因应新兴传染病的紧急生产任务。
向国外厂争取授权部分,本刊掌握,有别于代工不能取得技术,政府正盘点国内疫苗厂的量能,希望取得莫德纳的授权量产,并由国卫院扮演洽谈授权的窗口负责整合,目前已透过食药署找来国内相关厂商开会讨论,借以掌握国内疫苗厂的技术及产量,拟采多家厂商分工模式向莫德纳争取授权,6至9个月的产量初估可达3至5亿剂。
国卫院院长梁赓义接受本刊采访时,不愿透露疫苗授权的进度及产量,但他说,国内疫苗主要有采购、授权量产、国产自制3条途径,其中疫苗自制从战略角度而言一定要做,至于采购每年必须重新谈,加上买方、卖方市场未定,还有国际政治因素等,若能谈定授权量产,一旦签约就是5或10年甚至更长,等于至少有一条线是稳定的、每年可稳定提供,另也可取得疫苗技术的know-how,有助研发工作,借以扶植国内厂商。
为何选定莫德纳?梁赓义表示,AZ的技术平台是腺病毒,须在生物安全第二等级(P2)环境进行,一旦产线建立就要固定,无法改回来,也无法切割分工,国内厂商评估后多数意愿不高;至于辉瑞/BNT是美德合作,背后牵涉德国、欧盟,甚至与中国的关系,就政治角度的确较复杂,但莫德纳相对而言比较单纯。
梁赓义并说,一来莫德纳属于mRNA技术,这已是疫苗制备的国际趋势,二来生产线也不必在P2环境,若台湾谈成授权,届时可采分工模式生产,不同厂商负责不同区块,例如发酵槽、反应槽、包埋充填等都可分开进行,国卫院负责的就是整合、盘点国内相关单位及厂商的技术与量能,与对方洽谈细节,一旦顺利,后续再由厂商出面签约。
国卫院副院长司徒惠康则表示,国内疫苗厂多属中小企业,研发量能不足,加上商业考量,要他们把现有赚钱的产线停下来去冒险开发新兴疫苗,意愿不会太高,过去多数都靠国卫院先在上游完成病毒分离及小量制造产程后,才技转给厂商量产,以肠病毒疫苗为例,国光、高端都循此模式,这次新冠疫苗,部分厂商的动物实验及一期临床使用的疫苗也靠国卫院协助;未来建立mRNA疫苗技术平台,相较国内已做了几10年的蛋白质次单位疫苗,技术门槛较高,所以才会先争取国外授权来台生产,再同步建立自己的技术,会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此外,本刊调查,疫情爆发1年多来,台湾不是没有尝试争取国外疫苗大厂的授权量产。一名任职英国牛津大学的台湾学者去年7月曾牵线,与国卫院的窗口沟通AZ疫苗授权,但因台湾疫苗厂的产量当时最多仅约上亿剂,不符AZ方的产量需求而破局,最后才由争取授权改为洽谈采购。
更多镜周刊报导【疫苗新基地1】不让疫苗断炊重演 会议纪录曝mRNA新计划【疫苗新基地2】国卫院50亿新辟6条生产线 万坪疫苗基地拚年底动工【疫苗新基地3】追赶病毒变种速度 国卫院曝疫苗研发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