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增「955物种禁养」挨批 农业部:无预定实施时间表

▲农业部拟增列禁止输入或饲养动物,包含浣熊等共计955种物种。(示意图/CFP)

文/中央社

农业部日前开会讨论增列禁止输入或饲养动物,共计955种物种,引起关注。农业部今天表示,其中7成已禁止输入,无预定实施时间表,会就有共识部分优先实施。

农业部动物保护司3日召开「修正指定公共禁止饲养输入动物种类」研商会议,增列禁止输入或饲养动物,共计955种物种。根据名单,指定禁止输入或饲养包含22类,如眼镜凯门鳄、犰狳科所有种、河狸所有种、犬科所有种(家犬除外);另外禁止饲养8种,包含浣熊、鳄龟所有种等。

动保司长江文全接受媒体联访指出,欲推动宠物分级管理已规划2年,先期评估原已陆续进行,有此规划主因动保议题愈来愈受关注、饲主饲养动物渐渐多元,非与处理外来种绿鬣蜥、埃及圣鹮移除等有关。

江文全说,其中有7成2023年因贸易法相关规定已禁止输入,逻辑上就是逐步处理后续禁止饲养的部分,以及处理其他3成物种的禁止输入与禁止饲养;现在在政策讨论过程中,所以提供草案给各界表达意见,清单会做滚动式检讨,绝对没有预定实施的时间表,会就有共识部分才优先实施。

江文全并说,未来纵使实施禁止饲养,现行的业者、饲主提出申报仍可饲养,绝对不会影响饲主权益,也包含不影响动物园、展演场所、教学等特定场域。

有的饲主不是养犬猫称难做宠登,江文全说明,因应饲养多元,去年已在宠物登记系统开放饲养其他物种的饲主可采自愿登记,不管是两爬或鸟类,都可以跟地方登记站登记,目前鸟类登记有增加,因为鹦鹉寿命长、单价高,兔子也有饲主自愿登记,两爬则是比较少。

关于宠物分级管理,他指出,依据动物、宠物管理的强度、密度实施,黑名单为禁止饲养部分、灰名单为符合规定条件下可以饲养、白名单是一般饲主管理。

至于黑名单的考量,江文全重申,主要考量有毒、有剧毒,有攻击性,台湾环境不适合饲养,有动物福利之虞等,因此会在人畜共通传染病、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产生疑虑者,优先纳入考量。

外界质疑计划委托工研院执行,专业领域不同,江文全表示,工研院仅处理行政协调、召开会议,会议召开邀请很多生态、野保、动物履历专家讨论,并收集国内外资料,回归专家意见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