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周:《火星救援》为什么选用Disco?
本站娱乐11月30日报道 文/赵南坊 常规认知里,主题涉及外太空的电影,配乐标配或是动用宏大叙事的管弦乐,由此来塑造太空浩大不可预知;或是科技含量颇高的电子乐,借此打造穿越时空的未来感氛围。但是,最近热映的《火星救援》(The Martian)剑走偏锋,这部大片选用若干复古Disco舞曲,这是足已破坏影片整体太空气场的选择。
所幸的是,效果格外出色。影片内动用的歌曲跟随电影本身同步成为高水准精品,成功开辟出科幻电影配乐新手法。
为什么会逆常规选用Disco?最根本原因在于,只有这种乐风才能完美体现电影主题。终极不同是电影主题不同。《火星救援》并非传统形式上的科幻电影,它不宣扬宇宙神秘未知,强调人类渺小无能;它也不专注打造人类探险遭遇灾难的恐怖事件。它的精神内核,其实是喜剧。火星的背景设置以及在NASA技术支持下表现出的高科技场面,这些都只是情节辅助,影片主线关注的是人在极端环境下自救的过程。处理各种危机时,悲催感全程并不存在,贯穿始终的是男主角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没错,这部技术宅系列电影,根本就是一碗气味浓烈的鸡汤。
轻松、搞笑、乐观,这样的电影理应就该配搭Disco舞曲。电影里,Disco音乐设置有三大功效。
首先,也是最直接功效,用来嘲笑探险队女队长糟糕的音乐品味。电影开启历史上罕见的吐槽模式,动用整部电影的时间来戏谑一个人的音乐品味,通过男主角的嘴,几乎将女上司喜好的音乐统统炮轰,影片结尾被获救后还不忘贬低她的品味。这种全盛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乐风果真如此糟糕?当然不。影片里打响Disco头炮的是《Turn the Beat Around》,当时男主角的评价是:再听这些我会发疯。他只说出一部分事实,这种癫狂系歌曲的确容易引发躁动,但歌曲本身却是传世经典。这种经典当然不是艺术上创造的高度,而是对大众流行乐的贡献,现代观众对影片中这些老派插曲的喜爱程度即是最好证明。
其次,配合电影整体调性,活跃气氛,增添笑点。总结几处高亮时刻:《Hot Stuff》响起时,男主角挖出含钚的发电机放在火星漫游车里取暖,歌曲主题与场景情节完美贴合,一股冷幽默感油然而生。片中最悲催遭遇莫过于苦心种植的救命食材,土豆被彻底摧毁。当男主角心中滴泪,计算剩余食物时,《Don‘t Leave Me This Way》适时切入。原曲大意是央求恋人回心转意,此处用在被摧毁的土豆身上,俏皮感创造出的笑点实在绝妙。是的,Disco的俏皮属性是电影所看重的。再比如,影片里播放完整度最高的《Starman》,这首大卫·鲍伊(David Bowie)亲制的太空主题曲同时兼备严肃性以及俏皮性。它所服务的情节是各方正积极筹备救援工作。全人类联手营救身困太空的同胞,依靠集体智慧齐力解决困难,这是相当严肃的科技课题。火星上,我们的主角依靠几乎最原始的人力寻求解脱方案,伴随歌曲里“There‘s a starman waiting in the sky.”的歌词,对比差突显几分俏皮。
最后,动用复古Disco终极用意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把火星改造成舞池,连续播放嗨翻天的舞曲,这分明是在降低人类对宇宙的生疏感,这并不是禁地,这分明就是任何普通人都能寻找到存在感的广场。过往电影无不宣扬要对地球之外的空间保持敬畏,他们神圣而不可触摸。为此,通常配备庄重威严的管弦乐来烘托神圣。但是,在《火星救援》的语境里,这块地界跟地球上的某块荒野地区别无二致。人类或许会被困住,但也没什么可恐惧,全凭DIY就可以自救。整部影片极力传达一种不要把“它”放在眼里的态度,男主角挑衅的那句台词最具代表性,“去你的,火星!”。复古Disco正是培养这种态度的最佳选择,它崇尚自由且充满激情,歌曲所营造出的欢乐氛围成功将神圣光环卸载,传达出的轻松讯息是,这块土地完全可以征服,用电影里的台词即是,“殖民”。地球上的舞曲在不毛之地播放,动力不减,广场舞氛围不减,似乎就是在暗示,人类在地球上能完成的终究也能在其它星球上做到。这,是赤裸裸征服全宇宙的野心。
Donna Summer-《Hot Stuff》
The Hues Corporation-《Rock the Boat》
David Bowie-《Starman》
Abba-《Waterloo》
The Vamps-《Rest Your Love》
Katy Perry-《Every Day Is a Holiday》
Shawn Mendes – 《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
Benjamin Clementine-《Winston Churchill's Boy》
Fleur East-《Sax》
Nathan Sykes-《Over And Over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