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为进口冷链食品装上“天眼”

11月8日凌晨,天津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一名冷库装卸工人和一个冷库门把手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从11月7日下午接到山东德州山西太原通报,经天津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到封控滨海新区东丽区相关冷库,逐一排查相关人员和外环境,三省市联动防疫高速、高效,值得点赞。

在过去几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之后,无论是应对接二连三的输入性病例,还是山东青岛辽宁大连这样的小规模反弹,抑或是进口食品外包装检测呈阳性事件,我们一次比一次处理的更及时、更流畅、更高效。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很大,疫情防控也仍有短板要补。

以进口冷冻生鲜为例,今年7月以来,国内发生多起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事件。每次事发,都会采取紧急封控、紧急排查、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措施。如能在事发前,加强日常环境监测,为常态化防疫设置一个“前哨岗”,或有助我们“抢跑”在病毒之前,第一时间掐住病毒传播喉咙

环境监测,意即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现代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如果环境数据异常,大概率指向环境质量异常。新冠肺炎疫情下,环境监测的数据可用于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例如,英国《自然》杂志曾发表研究称,荷兰阿默斯福特市在社区报告确诊病例前,率先在生活污水中发现新冠病毒。英国也将监测生活污水中的新冠病毒水平作为疫情预警系统的“前哨”。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过往检出新冠病毒的进口冻虾、冻鸡翅、冻猪肘,在进行病毒溯源时,都指向了冷链运输和存储等环节,对这些环节进行常态化环境监测已刻不容缓。10月2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两份技术指南,提出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健康登记制度和健康异常报告程序,并要求对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11月初,北京等地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并要求监管全程追踪……这些举措,已经发挥了不错的效用

但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是一条长长的链条,中间连接着食品生产、加工、速冻、分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一失万无。下一步,还需引起更高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对仓库车辆、包括分装台等相关场所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实现日检日测全覆盖。

防病于未病,胜过最好的治疗。今冬明春是国内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应发挥好环境监测的“前哨”作用,为防疫工作装上“千里眼”“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