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好安全!台北市人车分道设计连日本也来取经

台北市「人车分道自行车专用道」。(图/记者李毓康摄)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北市迈向绿色城市指标!为使行人拥有更舒适的行走空间,北市府近年积极进行人行环境改善,整顿人行道障碍物,在道路情况容许的条件下,也在人行道上设置人车分道的自行车道,从南京东西路开始,到今年10月底完工的松江路自行车专用道,都是依道路的状况拓宽绿化,便捷的人车分道设计,因行人与单车各有独立的空间,大幅减少双方抢道、发生擦撞的危险,也让单车族骑乘时不用左顾右看,担心撞伤正在走路的行人,行人友善的设计也让日本青森,以及拥有「日本最美单车道」濑户内岛波海道的爱媛县接连到台北取经,希望借由台北经验让自行车道更完善。

走在车水马龙的台北街头,随处充满巷道及侧街,不难发现单车族的比例越来越高,追究骑脚踏车代步原因,一来方便好停、二来又可以达到运动减肥的效果,自行车遂成为通勤族热爱的交通工具之一!

根据交通部统计,北市2015年步行与自行车人口比例占20%,回归以人为本的交通本质,推动绿色城市节能减碳的原则,台北市开始打造自行车网路,同时增加UBike租赁站点建置,让民众步行5~10分钟就可随手租到微笑单车。多元形式的车道网路设计,满足民众上下班、休闲骑乘的便利。尤其整顿巷道环境、拓宽人行道等工程设置,间接打通市中心交通脉络。▲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长张哲扬,谈及国内自行车道的设计规划。(图/记者林世文摄)

比较各国与台湾自行车道规划上的差异,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长张哲扬分享,日本东京等城市都是以人车共道的自行车道为主,而阿姆斯特丹等欧美城市则多在道路最外侧建置独立自行车道,不仅列有清楚指标号志,甚至发展专用隧道、快速道路等。台北市的自行车道则考量各道路以及临停的状况,采因地制宜方式布设,张哲扬指出,良好的人行空间是让民众愿意外出步行的第一步,完善的自行车道也可以鼓励民众多加骑乘自行车转乘捷运公车等大众运输,完善民众的第一哩及最后一哩路,目前台北市人车共道的自行车道共307公里、人车分道82公里与河滨自行车道112公里,是民众通勤、休闲的好选择。▲自行车专用道下方打造「集水井」大幅降低管线施工障碍因素,同时具有透水功能。(图/记者李毓康摄)

针对民众施工提及缩减汽车道宽,拓建自行车专用道是造成塞车主因。对此,张哲扬指出,台北市政府是个快速检讨反应的政府,为了避免复兴北路人行道拓宽工程影响交通情形再发生,在松江路拓宽时除了减少施工范围、离峰时段施工等措施外,最外侧车道还留设5公尺宽,减少因临停车辆影响交通情况,而松江路车道从原本的3.5公尺宽略为减少,将减少的宽度用来拓宽人行道,车道数不变,对交通流量影响也大大降低,也消除了居民的疑虑。

另外,许多民众在骑脚踏车时,常面临地面积水乱溅或是打滑跌倒的惨况,对此,北市府以海绵城市的概念,针对新建的自行车专用道采透水铺面设计,使用多孔隙沥青混凝土铺面,表层路面材质比较粗糙,表面孔隙率达20%,可以让雨水快速渗透,减少形成水膜、积水的机率,让自行车骑士在雨天骑乘更安全,自行道表面温度亦可降低2至3度,让城市更为舒适。▲透水铺面设计,路段看起来较为粗糙,但多孔隙沥青混凝土铺面能减少路面积水问题。(图/记者李毓康摄)

张哲扬也提到,目前台北市「人车分道自行车专用道」包括松江新生南路、南京东西路和复兴南北路、信义路仁爱路等路段,北市政府虽然希望以人车分道为优先,加强保障行人与自行车的安全,但因为各路段的条件宽度不一,某些路段只能采人车共道,也提醒市民在人车共道的人行道骑乘时要注意及礼让四周行人 ,以维持良好行人及自行车的环境。▲台北市政府积极打造绿色城市,希望提供市民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图/记者林世文摄)

张哲扬表示,目前每月捷运、公车使用人次分别约有5,600万、3,700万人次。未来大台北区将以捷运为主、公车为辅,自行车、步行为最后一哩的运输服务,在捷运、公车路线建置完善的情形下,提供更安全的交通路径,让市民行的舒适,打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也希望市民可以多利用绿色运输,体验一下台北市人行环境的转变,让市民重新认识这个绿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