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官员:存准率仍有较大调整空间
人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3日刊文指出,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不能用其判断货币政策的「松」与「紧」。他还说,「与国外比较中国存准率仍然较高,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可操作性强」,预示2020年人行将会继续操作降准工具。
为缓冲经济增速快速下滑,中国人民银行6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2018年初至今人行已降准9次。在当前大陆面临结构转型、中美贸易战局起伏不定情况下,有机构预估人行2020年将降准2~3次。
阮健弘等刊登在债券杂志的文章表示,调整存准率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流动性供给的普惠性,增强流动性的稳定性,降低融资成本及流动性调节的操作成本。文章重申,应客观看待存准率此一政策工具,作为流动性调节工具,其运用一方面要与其他政策工具配合,另一方面要与流动性需求相适应,不能仅通过存准率的调整来判断货币政策的「松」与「紧」。
文章举例,人行2003年至2008年共21次上调存准率,但目的不是为了收紧流动性,而是对冲过量的流动性。近年人行连续下调存准率,但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而是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方式全面补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流动性。
文章表示,从国际比较看,目前中国存准率仍然较高,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可操作性较强。中国商业银行法定存准率的基本区间为7.5~13%;美国联准会对大部分存款执行0或3%的法定存准率;欧洲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区间为0~1%;日本央行法定存准率的区间为0.05%~1.3%;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央行未实施法定存准率政策。
文章还说,目前不适宜用大幅扩表的方式提供流动性。流动性调节政策工具选择不存在固定的范式,要结合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和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政策工具。由于人行资产规模较大,进一步调整资产负债表在操作频率方面存在一定约束,因此目前通过调整法定存准率调节流动性是合适的选择。
文章认为,未来中国可在「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下调整改善法定存准率,综合运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