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金厦和平之桥 兴建时机成熟

两岸关系阴霾满布,大陆国台办对台方8县市释出8大利多,包括扩大与金门福建间往来。两岸民间研拟兴建「金厦大桥」已久,启动实质建设时机似已来到。

蓝营8县市首长日前访问北京,争取地方商机;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谈后,国台办随即释出8大利多,其中一项是「扩大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经贸和人员往来规模」,在当前两岸关系情势下,金马又将扮演联结功能。

其中,金门的面积和经济规模都比马祖大,又与大陆东南沿海经济重镇厦门市近在咫尺、肉眼相望,理当有结构性的大建设,来和厦门乃至福建沿海紧密相连,俾助益两岸民间交流双方经济社会融合

两岸民间研拟已久的金厦跨海大桥,是最具有上述效益的结构性大建设。福建省当局数年前公布的高速公路网规画,亦列有这座大桥。此桥截至目前已有几个路线规画方案,即从金门到角屿或小嶝岛或大嶝岛等;这些路线差异并不大,因而不难作定夺,关键在于要有人主导,否则恐怕实现之日遥遥无期。

这座构想中的大桥曾经喧腾一时,大陆「高调行善」企业家光标2014年6月9日,在厦门市泉州商会举办的「两岸民间推动金门三大项目」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愿意出资15亿元人民币,与台湾两家公司合作兴建金厦大桥,引起两岸社会热议,但后续少有相关报导,不知其是否在按部就班推动落实。

无论如何,当前基于两岸关系发展需要,大陆官方实宜主动出面,来牵头推动金厦大桥建设工作,包括整合既有民间资源,或与金门县政府签署正式协议,以早日进行实质建设。

这座大桥,对两岸民间交流的意义甚为重大,一来可使两岸人流和物流更加方便,交通时间缩短,且减少天候影响,乃是全天候通道,亦表示两岸民间交流永不停顿,时时刻刻都有往来,是不折不扣的两岸一家亲

二来则可促成金厦两地「同城化发展」,即金门的区域发展,和厦门并轨规画,如此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利益,来和厦门分工协作,以充分创造附加价值,来增进本地居民福祉。这也将成为两岸区域合作发展典范,而颇能带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今年年底前,金厦大桥建设项目有个造势好时机,就是今年度的「两岸企业家峰会」,预定11月间在金门举行开幕式,接着转到厦门去进行各项议程;在这个场合,金厦两地不妨联合提出金厦大桥建设课题,以听取两岸企业家意见,并争取他们来参与投资。这个好机会,金厦两地切莫忽略。

英文总统执行「亲美日远中国发策略,对于金厦大桥应是「能不建就不要建」,以免两岸关系失去区隔界线。蔡政府只要能建成联结大小金门的金门大桥,已是「功德无量」,哪能设想金厦大桥的事情?但是,蔡政府内部并非没有异议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福建省主席张景森就曾表态,愿促进金厦交流关系,他在6月间视察金门县时,表示有条件支持金门县府推动的「金厦观光缆车」计划,并肯定金门引用大陆水事项的重要性。张景森认为,金门(和马祖)涉及的两岸问题,在双方诚意沟通前提下,他也不反对让金马先行大胆实验试行。他的意思是,金门及马祖加强与大陆交流的想法,是可以商量的。

既然如此,金厦大桥建设之议亦非完全不可谈。但蔡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大陆官方不会就此与蔡政府协商于今之计,蔡政府应授权金门县政府,得就此议与大陆官方协商;蔡政府并应表明愿支援大桥建设经费

蔡政府只要默许金厦大桥展开建设,即是对大陆释出善意,可望因此缓和当前两岸紧绷氛围。应知这是一座「和平之桥」,颇能助益两岸和平发展,并带动双方民间互助合作;这对于台湾整体实利大于弊,蔡政府应积极、正面看待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