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两岸大交流 还需要更多善意

旺报社评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17位蓝委访陆行程结束,大陆政协主席王沪宁会见访团时,对此行表达高度肯定,并表态支持马习二会开启两岸交流合作大门之意。但次日蓝委拜会文旅部,陆方仅表态开放福建居民赴马祖观光,海关总署则称有条件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进口。外界对傅崐萁一行的期待及蓝委团在北京获得的高规格接待,与陆方给出的实际政策之间存在不小落差,问题出在哪里?

蓝委登陆 跨出破冰之路

傅崐萁此行登陆,顶住绿营巨大政治压力和蓝营内部杂音,正像王沪宁所言「很不容易,也很有诚意」。傅崐萁在会见陆方高层时该说的也都说了,包括两岸是一家人,国共有共同政治基础;此行是代表台湾新民意而来;希望恢复2016年之前的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和平;公开提及立法院,坚持两岸对等尊严。

做为大陆对台最高决策者之一的王沪宁,该给的善意也都给了,包括对蓝委团表达高度评价,并提出希望两岸交流合作等。加上傅崐萁抵达及参访过程中,都有国台办高层作陪,外界普遍预判,傅崐萁一行可能为僵持不下的两岸双向观光「解套」,大陆回应台湾新民意的期待,宣布恢复陆客赴台;民进党也不再纠结于「预先磋商」或「不对等开放」的面子问题,顺势解除禁团令。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陆方的回应只算得上「小小的一步」。尽管事后传出,未同步开放陆客赴金马观光的原因,是2月14日翻船事件未解决,陆方考量内部民意反弹而暂缓,大陆文旅部也有意以平潭海上客运直航交换开放福建民众来台旅游。但很显然,这些动作不仅与傅崐萁在王沪宁面前提出的期许有落差,也可能为两岸恢复全面交流埋下恶因。

最大的隐患,在于陆方未宣布全面开放大陆团客赴台的时间点,很容易再次令两岸官方就观光议题的拉扯,继续卡在「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进而陷入相互推诿、甩锅的怪圈,可能造成在野党立委于两岸之间扮演「润滑剂」或「下台阶」功能的弱化、偏废。

1月13日总统、立委选举,大陆的定性是「民进党不代表台湾主流民意」,确认「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主流民意;4月10日习近平会见马英九强调两岸「一家人要多来往」,乐见大陆民众「去宝岛看看」,这些表态都具有清晰的逻辑,意味着未来4年在赖清德双少数执政的情况下,大陆将以「台湾主流民意」为沟通、争取的对象,无论是善意的传递,还是红利的释放,都会令台湾人民有感。

8年僵局 仰赖人民化解

抓住台湾主流民意脉动,就抓住两岸关系的主动权,这是过去30年来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启示。傅崐萁等蓝委以6成民意为后盾,顶着民进党压力登陆,未能迎来北京对两岸交流大开大阖的拍板,最开心的应该是民进党。一来,民进党团、绿营侧翼可以对在野党更为冷嘲热讽,大唱「两岸沟通无用论」;二来,民进党政府更可以「稳坐钓鱼台」,既然大陆「率先」只开放民众赴马祖,那么大可趁势要陆方先全面开放,再「对等」回应。

至于以金门翻船事件做为暂缓陆客赴金门观光的理由,未免牵强。首先,翻船事件的本质是民进党发动的治权对抗,人民是牺牲品,与金门民意无关,海巡署对大陆渔船不友善,绝非金门民众对大陆不友善,尽速开放陆客往来金门,反而会让厦金同城关系更紧密;其次,民进党操作金厦紧张,意图包括误导大陆产生「民愤」,陆客到金门就会发现,金门民意热烈欢迎大陆民众,就可自然化解大陆民间误解,并击破绿营的政治盘算。

大陆对台工作的重心是台湾人民,而非政党或政府。在野党立委代表新民意登陆,向大陆官方及民间释放了恢复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善意,陆方一向重视对台湾民众释出善意,就让这样的双向善意互动,尽快转化为行动,进而打通两岸善意循环,善用人民的力量打破两岸持续8年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