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去美元化 不因川普威胁而停歇
旺报社评
即将重返白宫的川普放话威胁金砖国家,不准创造金砖国家货币、不准以其他货币取代美元,否则将面临100%关税,可能失去对美出口。强硬的川普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但可能适得其反,反促使其他经济体加速去美元化。
关税两面刃 恐难奏效
显然愈来愈明显的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让川普感受到威胁,让他在竞选期间就不止一次警告有意推动去美元化进程的国家。毕竟,美元是全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霸权是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基石,不容任何挑战。
美元地位始于二战后期。二战期间大量黄金的流入,使得美国于1944年主导建立起以美元与黄金挂钩为基础的布列顿森林体系,为美元确立全球霸权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尽管布列顿森林会议所确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上个世纪70年代崩溃,但美国趁中东局势动荡,利用沙乌地阿拉伯等石油大国对安全的需要,将美元与石油捆绑,美元霸权地位得到空前巩固。
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先进优势成就了美元的垄断地位,反过来美元不仅给美国带来高额的铸币税收益,也成为美国收割全球财富、转嫁国内危机的利器。这些年,美国联准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升息和降息之间反复调整,如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美国联准会量化宽松政策挽救了美国经济和金融业,却让全世界为其次级房贷危机「埋单」。近两年,美国联准会为降低本国通膨激进加息,导致欧元、英镑、日元等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数十年低点,新兴市场货币也遭受重创。
更严重的是,美国将美元武器化的倾向愈加明显。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制裁俄主要银行,并将大多数俄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之外。这让愈来愈多的经济体对美元霸权感到恐惧,想方设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因此,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很多经济体,都在讨论如何透过潜在的货币或新的贸易机制取代对美元的依赖。俄罗斯想推动金砖跨境支付体系;印度更积极,已和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大公国达成本币跨境结算协议;巴西也动心起念,开始倡议以本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
大陆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15年启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至今,已有153家直接参与、1413家间接参与,涵盖117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非从美中博弈才开始,其背景和目的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一样,都是在谋求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货币权。毕竟2023年大陆GDP全球占比约17%,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占比还不到5%。
美元武器化 削弱信任
沙乌地是「石油美元」主要支点,近年在原油产量问题上和美国出现分歧,拜登政府要求沙乌地增产以压低全球油价但遭到拒绝,沙乌地财政大臣日前表态,对讨论以美元以外货币进行贸易持开放的态度,被视为对美元霸权的逆袭,「石油美元」模式出现动摇。
维护美元霸权,就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因此,川普祭出100%关税大棒。美国为维护美元,曾多次动用金融战、贸易战等手段,甚至不惜对自己的盟友出手。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日元国际化进程加速,但在签下《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出口受挫,成为陷入「失去的三十年」重要原因。
川普的威胁恐难奏效,毕竟关税是把双刃剑,不仅会招致国内的反对,也不一定就能逼迫其他经济体乖乖就范。不过,说到底,美元的实力是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结果,当前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取代美国。欧盟构建统一货币已数十年,仍难望美元的项背,何况是金砖这样一群复杂多样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从美国国内来看,政治撕裂、突破36万亿的美债、联准会的独立性和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再加上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美国加大单边金融制裁力度,美国及美元的国际信任度将随之削弱,去美元化的警钟将愈响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