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横跨学政军界的君子──进步台湾的关键人物(三)

1991年10月李登辉总统主动拉着台大校长孙震的手,邀请孙震与其共乘座车。(黄子明摄)

孙震(1934-)生长于忧患的年代,凭借自己的才识与操守,在大时代、大风浪、大染缸中,坚守大是大非,公正不阿,做了自己良知领航的大学者。

这位带着淡淡忧思的谦谦君子,在追求学术真理与社会正义的过程中,没有懈怠过,也没有改变过。做事有大格局、做人有大包容、做学问有大思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展现知识份子另一种贡献社会的无私境界。

在我们经济学界,很难找到像孙教授这样学贯中外古今的人;也找不到有这样丰富公职生涯的人;更不易找到像他这样诚信、谦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居功、不争名的人。

如果中华大地上还有君子,孙教授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君子。

十多年前公职卸任后,孙教授不断把半世纪以来累积的知识、经验、观察、思维,写成经济专着与较广泛的文化、企业伦理、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的论述。

我佩服孙教授的博学与深思;因此提出的多种论点及长期看法就不会偏颇,就产生了长期存在的价值及影响力。近年来他又写了6本书,涵盖回忆录、经济论述、儒学思想、教育使命等,为华文世界提供他的经验与哲思。

我多次在公开场合及文字中,告诉大家:孙教授生于那忧患的年代,凭借自己的才识与操守,拥有过学术权威(台大校长)、军方显赫(国防部长)、首长名位(行政院政务委员)、科学领导(工研院董事长)的多重光环,但他从不误用;在大时代、大风浪、大染缸中,坚守大是大非,公正不阿,做了自己良知领航的大学者。这位带着淡淡忧思的谦谦君子,在追求学术真理与社会正义的过程中,没有懈怠过,也没有改变过。归纳来说:这位学人做事有大格局、做人有大包容、做学问有大思路。

79年学运孙震探望学生。(本报系资料照片)

即使在他担任公职期间,不论多忙,只要是他接受的演讲与答应的文章,都出自他自身的构思与手笔。正是这样的终身研读与著述,卸任公职之后,他拥有了更宽广的天空。

以「无官一身轻」的洒脱,再回到学术界。当再被称为「孙教授」时,他变成了一位「自由人」──教书、演讲、写专栏、出国旅行,回到山东老家寻根。他的笑容增多了,评论的范围放宽了,著述的生产力更是增加了,影响力更扩散了。

与孙教授相识30多年中,时时感受到他拥有的3个鲜明对比:从不炫耀自己,从不吝啬称赞别人;有不与人争的气度,有据理力争的性格;个性或拘谨,思路则豪迈。

每次读完孙教授的书,都会想到,如果年轻一代能认真阅读他的书,一定会激发自己要力争上游的热情。因此我常说孙教授是对台湾有贡献的大学者。

孙教授在2020年11月的「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中,获赠「君子经济学家」殊荣。今年四月,孙教授又发表了《孔子新传》一书,他严肃地指出:「世界发展的希望在孔子。」他极有说服力地将孔子思想陈述于当代经济舞台上,与海内外的读者跨越时空,与孔子相对而谈,结伴同行。

【未完待续】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节选自《进步台湾:70年代起提倡的「改」与「变」》,作者:高希均,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