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两岸猛药与副作用的平衡(洪奇昌)

美国共和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传将访台,引发热议。(图/取自麦卡锡脸书)

从药物学来说,特定药物对某一疾病即便具有疗效,都难免有副作用,甚至服用剂量过大(over dose)会有健康的风险。又如A、B、C三种药物分别对患者症状具有疗效,但混合使用时也可能会产生合并用药之副作用。这是一般用过药的民众都知道的卫教科普。

许多癌症患者,服用多种药物、尤其化学治疗后,虽然癌细胞得以抑制,但药物副作用往往让体弱的患者无以承受,甚至因为副作用恶化了患者的其他慢性病症,使得患者健康每况愈下、结果是并发症而非癌症夺走了患者生命。因此医者用药时必须依据患者健康状况,规画适当处方和剂量。

处理两岸关系跟医师处理患者用药有相似的道理。近年来,在美中战略关系典范转移的过程中,美台关系达到一定的历史高峰。美方在2018年通过《台湾旅行法》、《2018亚洲在保证倡议法》,2022年通过《台湾政策法》,以及近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和「美台经济繁荣伙伴对话」、「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等法律与政策平台,就像是一帖帖巩固台湾主体性,提高台湾防卫力并振兴台湾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复方疗法。举凡,美方高阶官员来访,美台军售与安全合作,美台经贸与科技合作,都是有效的药方。

美台关系的升温,对台湾主体性的彰显与台美交流后的相互认识,及双方社会、经贸与安全合作自是有益,同时也与美国国家利益或个别政治人物的选区利益有极高程度的契合。然而,随着美台关系深化,北京对台湾采取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施压和反制等各种「副作用」也是现实存在的。

回顾1996年,中共为了反制李登辉总统访美与台湾总统大选,决定发射飞弹与两栖登陆军演,是为第3次台海危机。就结果论,当年的中国国家力量不足以对美产生吓阻,对台也只能起到一定的示威效果,因此当时的药方疗效大于副作用。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综合国力发展已非1990年代可比;台湾的国际处境、综合国力(经济实力与国防力量)和中国之间的差距也有了较大的差距。当年北京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在中国大陆内部鹰派的鼓动之下,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从台湾国家利益优先的基础上,台湾社会期待自美台实质关系升温,台湾能获得更多安全保护。但同时,台湾社会也需要认识与思考,在台湾当前的「体质及健康状况」下,如何在「处方疗效和可能副作用」之间取得平衡。

从台湾经济体质、国防安全体质、国际地位处境以及社会民心等面向观之,台湾还需要更多的调养生息及团结壮大,台湾社会民生稳定、体质强健,才足以因应来自北京的相关副作用。诸如,全面近海军演等灰色军事地带冲突,以及相关经贸抵制措施、对台湾社会民心的冲击。若自身抵抗力不足,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抵抗力不足,心急地服用猛药,反容易为副作用所伤。这也是中医所谓「虚不受补」的道理。面对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来访与否议题,或可以此道理来思辨。

处理台美关系,首要之务应以「务实」增加台湾的抵抗力为先,唯有台湾体质强健、营养足够,才有力量提升国防安全所需之装备、训练与人才照顾等抗体。至于处理两岸关系,我们不可能天真的期待北京的善意及其改变政治意图,但我们依然能持续地展现诚意与善意,从相关的两岸事务性议题中找到共同利益,「求更多的同,暂搁无解的异。」

(作者为海基会前董事长、精神科专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