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外交留名却留后患(崔慈悌)

蔡英文总统传出3月底至4月初将出访瓜地马拉和贝里斯,回程过境美国时会晤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蔡英文积极要在外交上「留名」,但这对台湾好吗?(图/本报系资料照)

蔡英文总统传出3月底至4月初将出访瓜地马拉和贝里斯,回程过境美国时会晤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于此同时,与中共有邦交的密克罗尼西亚也传出拟与我国建交,以换取丰厚的金援。看得出蔡英文在卸任前,积极要在外交上「留名」,但这对台湾究竟是利还是弊?

蔡英文总统2016年上任后,一改之前马英九执政时期「亲美友陆」的两岸及台美外交策略,转为「联美制陆」。由于正逢美国与大陆贸易战,加上美中强权争霸以及俄乌战争爆发,美方防堵大陆军事扩张,全力与周边国家结盟,与蔡政府一拍即合。

为了联美,蔡政府对美方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台美贸易之前最大的难题是莱猪与莱牛开放进口,这种攸关农民权益与民众健康的重大议题,历来都是各国与美国政府贸易谈判的攻防重点,也都会引来内部强烈抗争,但蔡政府连谈判桌都没上,就主动帮忙美国化解内部争议,迳自宣布开放。

蔡英文总统任内,台美往来确实较过去更为频繁,不仅2020年美国卫生部长阿札尔访台,成为1979年以来访台层级最高的美国内阁官员,美国参议员也相继来台,就连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卸任前都在去年来访。

这些往来对台湾确实带来一些实质的好处,2021年5月台湾疫情大爆发时,美国就捐了最迫切需要的疫苗给台湾,不过,根据阿札尔之前的说法,这些疫苗是在优先满足美国需求后,再以公平方式提供给国际,美方在捐赠时也强调,这批疫苗是台湾与14国及太平洋岛屿一起共享。

台美往来更多的是对美方的利益,包括频繁宣布对台军售,还有与台湾共构「民主晶片」供应链,以及一批批美国参议员来台推销的波音飞机等各种商品,除了国防部对部分军售有意见之外,蔡政府几乎照单全收。

美方赚足了里子,蔡政府赢了面子却付出不少代价,共军机舰这两年来频繁侵扰台湾周边海空,让我海空军疲于奔命;台积电赴美设厂,一并带进在台湾的先进制程;华航也采购了大量的波音飞机。

这次蔡英文出访过境美国,可预期除了会晤麦卡锡之外,接待规格也将突破过往,并且为下半年蔡英文更进一步突破美国对台外交限制预作铺陈,卸任前确实有可能让台美外交谱上新的一页。蔡英文任内已断了8个邦交国,也有可能在卸任前,对外增加一个密克罗尼西亚邦交国。

不过,这些「外交突破」对台湾所能带来的好处还未可知,伤害却很明显,可预期台海「兵凶战危」情势会更加剧,两岸金援外交也将不断加码。蔡英文或许真能在外交史上「留名」,却也将为接任者留下无穷的后患。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