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纾困别再浮滥
纾困4.0紧急上路,期望挽救低迷的就职市场,1111人力银行媒体中心总经理何启圣表示,台湾中小企业众多,生意无法正常运作,纾困补助根本杯水车薪。图为台北市公馆商圈店家。(陈俊吉摄)
行政、立法快马加鞭通过新一波的纾困预算,金额高达2100亿元;蔡政府该记取去年纾困的浪费,这次该作好「精准纾困」。
这波疫情对经济与就业市场的冲击,很可能超过去年;去年虽在疫情初期,曾有消费锐减、国内旅游观光崩盘出现,但情势很快就反转,而且严格来讲,去年都是民众「自律」减少去购物与餐厅用餐,并非强制的封锁;相较这次的全国进入3级警戒,餐厅禁止内用等规定,今年的冲击当高于去年。
去年的纾困大撒币,很明显是有浪费、标准过宽松的问题,不问收入是否受影响,以身分别或职业工会等方式发放津贴,显然不妥;举其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依照政府的标准,台塑也能领取数十亿元的纾困津贴,如此宽厚让台塑都「不好意思」去申请、去领。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政府应可审慎一点、精准一点发放纾困补贴,遗憾的是显然不是如此,政府还是难脱浮滥发放津贴之嫌,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行政院决定发放每位孩童1万元的家庭防疫补贴,预计花费250亿元,就是不知所为何来。如果这些家庭收入未受疫情影响,政府有什么必要发放其津贴?这些钱如果拿去给那些家庭收入减少甚至归零者更多津贴,是否更有效益、也更有道理?
疫情指挥中心公告的第3级警戒预定到6月中,依照现在每天仍有数百人确诊的情况来看,月中即解除的机率已低,再延长到月底甚至更久的机会大增,这代表的是暑假的消费旅游旺季可能接近归零,经济冲击会比去年大,蔡政府最好能「精准纾困」,多留点弹药,未来用上的机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