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力正常心衰竭 新药降低住院率
中华民国心脏基金会呼吁民众,出现累、喘、肿症状,请尽快到心脏内科检查。左为中华民国心脏基金会副执行长赵庭兴、右为董事吴彦雯。(中华民国心脏基金会提供/林周义台北传真)
66岁的蔡妈妈,半年前自觉爬楼梯上气不接下气、走路喘得无法叫住家人,转往心脏专科就医,才发现罹患的是心脏收缩力正常的心衰竭(HFpEF)。医师表示,HFpEF属于较难诊断的心衰竭,常见于女性,且共病较多,过去仅能采取症状治疗。不过随着医疗进步,如今已有新药可用,有助降低再住院率、延长无疾病存活期,现正争取纳入健保给付。
成大医院心脏科主任赵庭兴表示,心衰竭的表现为累、喘、肿,令患者能做的事不想做、喜欢的事不能做,压力无法纾解,心理负担大,生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以罹患HFpEF的蔡妈妈为例,一个人在家时,会担心突然发病没人救,心情一紧张,又会过喘。日常家务如打扫、移动物品、追垃圾车,做起来都喘不过气,就连要出去玩,也会担心地点有楼梯,或需要走太多路。
中华民国心脏基金会董事吴彦雯指出,心衰竭的治疗上,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蔡妈妈所罹患的HFpEF属于较难诊断的心衰竭,常见于女性,且共病较多,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心律不整、忧郁症、关节炎及糖尿病等,导致症状更为复杂。
吴彦雯表示,过去HFpEF没有建议的治疗方法,仅能采取症状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延长寿命,且仍会反复住院。不过随着医疗进步,目前已有新药可用,有助降低再住院率、延长无疾病存活期,正争取纳入健保给付。
心衰竭属于长期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用药,患者若正处于严重的状态,吴彦雯建议应先休息,控制水和盐分的摄取,也要规律用药、每日量血压、心跳和体重,留意身体的变化,若因水肿1天多出半公斤体重、2天多出2公斤体重,就应尽速就医。
此外,规律的运动也很重要。吴彦雯提醒患者,可先从轻度、短时间的运动做起,例如太极、慢走,再慢慢加强至快走、跑步等。若为长者,建议多训练核心肌力,四肢的力量,走路会比较稳,减少跌倒的风险,待耐受力进步,生活品质就自然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