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减少留下个人资讯足迹 保护个人资讯
你可以把自己的个人识别资讯想成个人资讯足迹,和个人碳足迹的想法类似,你的目标应该是减少足迹,减到越少越好。(图/时报出版提供)
保护个人资讯
PII(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个人识别资讯)是一个含意广泛的字眼(念作「P、I、I」或「拍」,要看你是电脑高手或平凡人而定),指的是能够辨识你的身分或是找出与你相关事物的个人资讯。在经常争辩其确实意义的专家眼中,这是个敏感话题,已经导致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盟之间的摩擦(因为两方都需要吵架的借口)。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将个人识别资讯定义为可以用来追踪身分的任何事物(社会安全号码、生日、出生地 等等),以及可以用来连结你这个人的任何资讯,譬如你的雇主,或是金融、医疗方面的记录。欧盟避用「个人识别资讯」,比较喜欢使用「个人资讯」,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连网路IP(网际网路协定位址)这么简单的东西,也被视为敏感资料。总之,你只要明白在美国「个人识别资讯」比较通用,而欧洲则多采用「个人资讯」即可。对于你我而言,从保障个人安全的角度来说,个人识别资讯就是任何能够拿来辨识你的身分、找到你、瞄准你的资讯。你要这样想:假如个人识别资讯可以拿来辨识你的身分,以及知道在什么时间可以去哪里找到你,那么保护这项资料就变得很重要了。毕竟你不会把个人的蛛丝马迹呈给连续杀人犯邦迪,所以也不要呈给陌生人。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个人识别资讯想成个人资讯足迹,和个人碳足迹的想法类似,你的目标应该是减少足迹,减到越少越好。由你的行动所组成的个人识别资讯,每一天都放送到全世界(可能是你自带的身分或在网路上可取得的资料)。想要减少碳足迹,你必须采取一些看似微小但刻意为之的行动,才能帮助改善环境,同理,减少个人识别资讯足迹有助于减少你的个人安全风险。
保护资讯的一般原则
你的个人资讯大致有三类漏洞。第一类是实体的,别人可以看见或偷走的有形物件,例如皮夹、晶片卡(刷了就能进入特定建筑物)、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等等。第二类是含有你个人识别资讯的设备漏洞,譬如你在使用缺乏安全防护的网路时,骇客伺机入侵你的手机或电脑。前两类是从你那里偷走个人资讯,然后再利用这些资讯进一步窃盗,或针对你这个人犯案。第三类漏洞不然,实际上是你送给别人的礼物,对象无处不在,那就是⋯⋯你免费和世界分享的资讯。我之所以说礼物,是因为你自己把资讯拱手让人,不是别人向你索取。这个礼物还会不断复制送出,因为一旦上了网,这项资讯就会永远留在外面的世界,就像核废料或塑胶,永不消灭。别人拿这样的资讯来对付你,完全是合法的行为。你自己想想看吧。
实体漏洞
保护个人资讯和电子设备,要从「原则一」做起,也就是情境觉察。当你搭乘火车、公车、飞机时,或是在咖啡店,应该要注意周遭的动态,而不是心无旁骛地滑手机或听音乐,就能够防范罪犯和鬼鬼祟祟的家伙从你肩后偷看。站在目标对象身后偷看以窃取对方个人资料,是最简单也最不需要技巧的手段。如果你正在使用网路银行、社群媒体,或是任何呈现你个人资讯的程式,就要特别留心这一点。你要知道萤幕对着哪个方向,如果是在拥挤的地方,譬如地铁或繁忙的街道上,如果非要查看电话,请尝试将萤幕尽可能贴近自己的身体。假如你太懒,没有注意到这些,就该预料到资料会被偷窥,而你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注意你穿着的衣服外面所展示的资讯,脖子上挂着公司出入证就是明晃晃的资讯大放送,同理,信用卡和驾驶执照也不应该露在外面让人看见。坐在餐厅用餐或到杂货店买东西时,如果你脖子上挂者透明夹,为了方便起见,一面放公司出入证,另一面放驾照,这么做无异是对外界传送你的姓名、你工作的地方、你家的住址。有一天我约人去一家繁忙的餐馆吃午饭,短短4秒钟之内,就捕捉到右图的资料。没错,「不到」4秒钟。我只是用手机对准那位女士的证件,再拍一张局部放大的照片,就取得了详细资料,照片拍到的是她公司的出入证。那位年轻的女士根本不晓得,就在她咬一口三明治的时候,而且身边还坐着两个懵懂的同伴,她的资讯已经被别人取走(照片已经打了马赛克,因为这本书是关于好人的书)。此外,我拍的照片甚至不是非法的,只是在公共场所随手拍的快照。她的同一笔资讯可能也被监视录影机拍下,看到录影带的任何人都能结合脸孔辨识技术,进一步扩充相关个人识别资讯的内容。当我看着这支快乐三人组离开餐馆,走到店外取车返回公司时(哪一家公司我也已经知道),我又注意到最后一笔资讯:车子的厂牌、款式、颜色和车牌号码。
结论当你考量自己的个人识别资讯时,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是你分享的内容和不分享的内容(这个更重要)必须前后一致,当你将一笔重要资讯放到网路世界里,譬如你的地址、生日、工作地点,这一放出去就是永远。所以绝对不要与他人分享,就像你不会把这些资料给邦迪一样⋯⋯他只需要找到你的地址,一次就够了。第二是不可预测性。或者换一种方式说,不要与全世界分享你的生活模式。让人人知晓你几点上班、几点回家,每天早上10点在哪里买咖啡,或是你和朋友下班后去那里喝酒,等于也在邀请邦迪一起来玩。
(摘自工具四:减少留下个人资讯足迹)
(本文摘自《最强自保手册》/时报出版)
【内容简介】不确定的环境,我们要如何自保
「小心」「注意安全」「多保重」,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叮咛,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身安全?美国空军资深特种部队出身的丹恩.席林,透过他多年作战经验,说明如何以情境觉察和直觉来辨识和躲避危险。
本书提供简单、容易执行的自保六条原则与六种工具,包含如何解析自己身处什么环境?身边有什么人?附近正在发生什么事情?陌生人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是如何?你就能启动潜意识的警示,拟定计划,避开危险以求自保。
不管是居家日常、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或走在路上,只要多留意几个关键地方,多做些准备,就能应对大大小小危机,减少危险因素,自己的人身安全自己守护!
【作者简介】丹恩.席林(Dan Schilling)
从事特种作战30年,于全球各地执行战斗和秘密任务,创办并指挥两支特种作战中队,包括美国最隐密的特种任务单位。席林曾参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的行动,打击国际恐怖分子,遏止生物武器和核子武器扩散。席林热爱追求刺激,他是专业示范跳伞员,创下24小时内跳最多次低空跳伞的金氏世界纪录,也是高山速降伞飞行员。目前席林致力推广「觉察与直觉的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安全。请读者到席林的网站POA.org,学习更多关于个人安全的知识。
【译者简介】李宛蓉
主修新闻、大传,从事翻译工作近三十年,已出版译作六十本。
《最强自保手册》/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