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延烧:陆补习班倒闭潮、转型非营利组织、央媒指明不可逆三条路
河北沧州运河区水月寺小学机器人社团的学生在介绍所组装机器人的功能。(新华社)
广西柳江,暑假期间孩子们在足球场上训练。(新华社)
大陆「双减」政策雷厉风行,大陆教育部等三部门7日发布通知,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文理补习班)须在今年底前,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各地培训机构频传倒闭,上海拥有5家分校的「橙果少儿英语」8日也传负责人跑路;大陆央媒《光明日报》8日更直接点出课外培训业当前三现象,已回不了头:「家家都上培训班」正成为过去式;停课、退费,一个行业正集体转向;调整培训方向,转型方有出路。
大陆上观新闻报导,位于上海嘉定区的橙果少儿英语(金鼎校区)被指「双减」政策后,明知经营有压力、拖欠工资、租金,且8月底关门的情况下,依然宣称影响很小,继续销售课程,8日被检举负责人已跑路,边解除劳动契约、边欺骗家长继续买课,该机构隶属「上海澄仁文化传播公司」在上海还有4家分校,有关部门获报后,定性为「民事纠纷」,建议去法院打官司。
大陆教育部网站7日消息,会同大陆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通知,2021年底前,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在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应暂停招生及收费行为。
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8日报导,「双减」意见作出严格规范,一系列配套措施随之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何去何从?
1、「家家都上培训班」正在成为过去式:
校外学科类培训深层次问题在于,过度商业化的学科类培训会导致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在金钱诱惑下丧失公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商业化教育培训机构运行的逻辑,与人的成长发展逻辑相抵触,导致人的健全成长受阻,加剧了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的趋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势在必行。
2、停课、退费,一个行业正集体转向:
报导称,北京东城区崇文门新活馆三层聚集着多家培训机构。钢琴、舞蹈、书法、机器人程式设计等培训机构都在正常营业,门口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往来顾客介绍课程。而旁边某英语培训机构则大门紧闭,工作人员告知,「双减」政策公布当天,门店就停止了培训,目前已完成400多名学员退费工作,公司下属很多家门店已经准备着向素质教育培训转型。
3、调整培训方向,转型方有出路:
储朝晖认为,方向已经明晰,行业转型势在必行。从「围着学科提分」转向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真实需求提供有效服务,这是培训机构转型的大势所趋,也是关键所在。
「双减」意见公布后,数十家教育培训机构声明,开始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或成立素质成长中心,专注于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发展要求;或把重点放在语言培训、留学指导、考研考证、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拓展。除了转向素质教育外,成人职业教育也是校外培训机构转型的热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