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跨文化传奇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演法语舞台剧《美猴王》——
孙悟空的跨文化传奇
杨 宁 杨襄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08日
第 06 版)
近日,中国驻加拿大蒙特利尔总领事馆举办“中加友好之夜——融合之美创意戏剧演出”活动。由当地华人及各族裔艺术家联袂献演的法语舞台剧《美猴王》精彩亮相,展现了东西方艺术的和谐共生。
视听盛宴
夜幕降临,蒙特利尔大芭蕾舞剧院的舞台被精心设计的布景和绚丽的灯光装点,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舞台剧《美猴王》以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为蓝本,融合妙趣横生的法语评书、宛转悠扬的京剧、扣人心弦的古筝演奏和精彩绝伦的皮影艺术,共同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法语评书艺人梁天治将孙悟空机智勇敢的形象和超乎寻常的经历呈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展现孙悟空横扫妖魔的场面;时而低沉婉转,传达孙悟空内心世界的独白。
京剧演员姜释迦演绎的美猴王时而现身台前,挥棒翻腾,狂放不羁;时而隐于幕后,化身剪影,神秘莫测。
古筝演奏家王然将古筝的音色发挥到极致,每一次拨弦都直击观众心灵,为舞台剧增添一抹古典韵味。
经过演员们惟妙惟肖的演绎,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随着美猴王历尽悲喜。最终,《美猴王》在梁天治与观众的互动问答中落幕,留下悬念。“这猴子真的被压在山下了?想要知道结局,敬请期待下一场!”全场掌声如潮。
筝韵传情
提及《美猴王》的创作理念,梁天治说:“编排这样的戏剧并非只是简单翻译,而是要‘再创作’,需要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和形式与当地观众交流。”
王然在《美猴王》中负责舞台配乐和音效设计。她强调:“我的主要任务是与法语评书相配合。其中最关键的是,评书者在讲故事时有其特定的气息节奏,我必须跟随这个节奏。当评书者断句时,我的古筝音乐也要相应地停顿,以确保我们在节奏上能够很好地呼应。”
不仅如此,王然的古筝还要根据不同场景的情感色彩来选择合适的曲目,从而增强剧情感染力。比如,她选用曲目《高山流水》来描绘花果山水帘洞的宁静,悠扬的旋律与水帘洞的神秘仙境相得益彰;而深沉的曲目《一生所爱》则以哀婉的音色表达出美猴王与师傅争执后的痛苦挣扎。
在此次音乐创作中,30%的部分是王然选用现成的乐曲,而70%则是她根据自己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和现场感觉即兴创作的。“这次创作让我重新思考古筝的可能性,除了既定的演奏方式以外,不同的音效会带来不同的感觉,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乐器。”王然说。
交流交融
舞台剧《美猴王》让西方的戏剧表现手法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相映生辉,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一次尝试。
演出开始之前,剧场旁的大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活动。参与者在书法体验中领略汉字的力度,在京剧戏服试穿中感受穿越时空的奇妙,在剪纸艺术中体验传统技艺的精细,在知识问答中加深对中国国粹的认知。现场每个人都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之海,收获知识与乐趣。
“导演罗伯特·睿德以外国人的身份执导《美猴王》,融入了西方视角。而我则是从东方视角理解剧本,将古筝音乐传递给观众,这也是一种融合。”王然表示,“这次演出给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震撼力。”
尽管中西结合的戏剧表演在海外推广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古典名著的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外国观众对评书、京剧、古筝等艺术形式认知有限,但《美猴王》的演员们仍然全力以赴。他们致力于通过中西文化融合和经典故事的现代诠释,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