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碳權交易所落腳高雄 引領低碳新商機

为台湾碳权交易所高雄总公司。(图片提供/台湾碳权交易所)

【◎文/蔡蜜绮 ◎图片提供/台湾碳权交易所、高雄市政府经济发展局、经济部】

2023年底,台湾碳权交易所正式落脚高雄,揭牌营运,并于同年12月22日正式启动国际碳权交易平台,标志着台湾迈向永续净零的重要里程碑。

碳交所扎根高雄 打造碳交易核心之城

台湾碳权交易所(以下称碳交所)系由大家所熟悉的「台湾证券交易所」及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共同投资设立。深耕金融领域近20年,碳交所总经理田建中带领团队,媒合各界碳权供需,他指出:「碳交所就像证券交易所一样,为碳权的买卖双方提供一个集中市场,这样的平台能够担保交割和清算,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和证券交易所在证券市场中服务资金供需双方、打造透明公正平台的角色相似,「碳交所」透过创造经济诱因,建置交易平台及导入市场机制,确保我国的碳交易公平且透明,使企业认知「排碳有价」,借此激励更多企业投入净零转型,实践减碳行动,进而推动低碳甚至是负碳技术的发展。

图为因「总量管制&排放交易」所产生的碳权概念,惟目前台湾尚未进行此种碳交易模式。(图片提供/经济部)

因「减量计划」所产生的碳权概念,台湾目前采此种模式,受列管之企业执行减碳计划后核发的减量额度可进行抵消或投入碳交易市场进行买卖。(图片提供/经济部)

从标榜「史上最绿」巴黎奥运看碳权、碳交易

田建中表示,碳权的概念源自联合国,用白话来说就是「排放碳的权利」。他举例,建设风力或太阳能发电厂,相比传统燃煤电厂可显著减少碳排放,将这些减排量经过严谨的计算和验证后,最终能转化为碳权,投入碳交易市场,供其他企业、组织或国家用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

台湾碳权交易所碳权分成国内和国际两种,国内碳权由环境部核发,国际碳权则由Gold Standard和Verra等机构负责。全球对减碳要求日益严格,许多国际企业也订定了实现碳中和(注1)的目标,比如,Apple已宣布将于2030年实现碳中和,并要求其供应商也必须降低碳排放。这意味着,无论自愿亦或是被市场驱使,企业若要维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参与碳权交易。

以巴黎奥运为例,以「史上最绿」为目标,巴黎奥运主办单位为降低碳排放,采取多项实质减碳措施:例如选手村不设空调、使用纸板床以及提供绿色菜单等。将碳排减到最低之后,未达目标的部分碳排,则透过购买碳权进行抵换。

针对无法避免之碳排,本次奥运总共选择13个减量专案进行抵换,其中4个为法国国内之林业专案、另9个为国际碳权专案。对于国际碳权专案,其筛选标准为:符合法国环境能源管理局(ADEME)规则和自愿性碳抵换标准者,考量健康、性别平等、教育和生物多样性等永续指标,并考量受气候变迁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即靠近赤道之地区。最后筛选出的专案来自非洲(如肯亚、奈及利亚、卢安达、塞内加尔)、亚洲(越南)、中美洲(瓜地马拉)等,额度核发机构包含Verra及Gold Standard,专案类型则包含再生能源、红树林、洁净水源等。

碳交所对国际碳权专案筛选原则,包含额度核发机构需为Verra及Gold Standard、专案需符合3个以上永续发展目标等,与巴黎奥运之标准不谋而合,现行上架之专案亦多来自赤道地区,包含越南太阳能、肯亚沼气发电、乌干达洁净水源、缅甸之红树林复育专案等,协助受气候变迁影响最严重之国家,为全球永续发展贡献一份心力。

碳交所亦参与日前于高雄展览馆开展的「2024亚湾新创大南方」展览。(图片提供/高雄市政府经济发展局)

推广碳权相关知识 人人都能为环境贡献

除了为企业服务,碳交所也经常深入大学校园,办理公益宣导、论坛以及讲座课程,将碳权的基本知识普及化;亦开设较为专业,如碳盘查、碳足迹、碳中和等ISO标准认证课程,培育专业人才,另引入CFA协会之「国际ESG投资证照」课程,为金融业及相关产业培育永续投资专业人才。

田建中强调,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当我们进行购买决策时,选择低碳产品就可以发挥个人的影响力,借由每位消费者的选择来敦促产品制造商采取减碳措施。」选择低碳足迹产品,不仅减少对地球的伤害,还能推动环境永续。

碳交所的田建中总经理,他强调个人影响力亦是对环境永续相当重要的一环。(图片提供/台湾碳权交易所)

在国际对减碳要求与日俱增的趋势下,台湾碳权交易所的设立,象征着台湾积极参与全球永续发展与碳中和进程的决心,高雄不只是碳交所的所在地,更是台湾产业转型和减碳生态圈发展的核心。

注1:碳中和指,企业通过减少排放、增加碳吸收(例如种树造林)或购买碳权等方式,使其净碳排放量降至零。

• 台湾碳权交易所

【完整内容请见《高雄画刊》2024年No.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