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通學廊道工程 挨批用路陷阱

桃市府积极推动通学廊道,但议员质疑部分工程管理未做好,险些砸到用路人。工务局回应,会加强管控施工品质。图/议员谢美英提供

新北高龄驾驶暴冲致死事故震惊全国,桃市府积极推动通学廊道,原订四年50所学校改善目标,现已完成80所超标,但民代质疑全市272所高中国中小,完成比率仍低,有工程施工围篱未稳固,险些砸到用路人。工务局回应,将持续推动建置、加强管控施工品质。

「学童安全不能等。」议员朱珍瑶表示,若以全市272所学校而言,通学廊道完成率仅约3成,要求市府明年涵盖率至少达50%,并延伸到校园附近的课后照顾班或补习班,也建议在校园周边设置高强度防撞杆或减速弯,加强对行人的保护。

议员谢美英也接获家长反映,孩子还没使用到通学廊道,就差点被路边施工围篱砸中,成了用路陷阱,她认为施作通学步道是好事,但若没注意细节,努力恐功亏一篑,非常可惜。

工务局长汪在宙说,目前已有124所学校规画通学步道,至今完成80所,但并非每校都需建置通学廊道,如新重划区通学环境多不需再调整,部分学校则表示不愿施作,原因包括道路空间有限需围墙退缩、施工期间通行不便、噪音及安全疑虑、后续维护问题等。

汪在宙表示,市府在各校推动通学廊道改善时,皆会办理现场会勘说明改善内容及学校须配合事项,并邀集交通局等单位一同评估;部分工程发生围篱被风吹倒等情形,将加强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