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世间再无袁隆平

图源网络

伯虎点睛:袁隆平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跟时间赛跑”

去世前一周,他仍在稻田里。

5月9日,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结果创造了平均亩产1004.83公斤的佳绩。

5月14日,再传捷报。2021年早造“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崖州湾科技城坝头村试验示范点测产验收,“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926.5公斤。

他不满意,他对产量似乎永不满足。

“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觉得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所以说我还可以继续工作,我还可以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岁干到100岁。”

对他来说,梦想是没有终点的。

1997年,他67岁,已过退休年龄,他提出超级水稻计划是,到2000年实现亩产700公斤。

2000年,他70岁,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

2004年,他74岁,亩产800公斤目标实现。

2015年,他85岁,又提出新目标1000公斤。

直到生命最后一天,他都在不断建立新的人生目标,并不断打破自己的记录。

他说,理论上,水稻双季亩产最高可以做到1500公斤。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前,我不会停下来。

所以,90岁的时候,他依然在田里,“我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去稻田的路上”。

纵然身体已大不如前,大幅减少了外出,他也会常去田间看看。为此,湖南省农科院在他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稻田尽收眼底,甚至“躺在床上侧个身子就能看到”。他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下田。

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

一辈子致力于帮助14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的一生,是这样功勋卓著的一生。

“稻下乘凉梦”

袁隆平并不是出生农民,而是书香世家。

袁隆平祖籍江西,爷爷为晚清举人,父亲毕业于东南大学,曾在南京国民政府任职,母亲做过教师。

1930年7月,袁隆平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排行老二,乳名“二毛”。

时值岁月动荡,母亲颠沛中辞去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她毕业于教会学校,英语优异,从小就给袁隆平讲中外名著,教他英语。在袁隆平的自述里,这是他英语水平领先同龄人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为他后来了解国外研究进展打下了基础。

直到他成了年过八旬的老头子,飙英文的习惯也没改过。面对蜂拥向他求合影求采访的人群,他总能挥着手淡定地稳住全场:one by one, one by one(一个一个来)。

亩产突破900公斤的时候,他欢呼:More than excited,非常激动。

袁隆平英文《科学通报》全文,网络版

他对学农的兴趣,也源于小时候的教育。

1936年,6岁的袁隆平被送到武汉最好的小学读书。在一次郊游中,袁隆平迷上了大自然——红红的桃子,吊在树上;藤上挂着一串串葡萄;鲜花五颜六色,像毯子一样铺在路上。那个画面,他至今记忆犹新,萌生了学农的兴趣。

母亲还亲自带袁隆平去供奉着炎帝雕像的“神农洞”,让孩子恭恭敬敬行了三个鞠躬礼,这些都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

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决定离开南京,回重庆去读农学院,追逐儿时的梦想。毕业后,被分到湖南一座偏僻的安江农校,担任一名普通教员,负责教遗传学和俄语。

在全国性的大饥荒中,袁隆平饱尝饥饿之苦。晚上睡觉时浑身冰凉,梦中大口吃肉,醒了却只能啃草根树皮。他曾多次亲眼在路边看到枯瘦如柴、饿死的人。

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袁隆平做过很多尝试和设想。他曾想要研究园艺,种果树,后来又考虑过研究红薯。直到大饥荒到来,亲历饥饿之苦,袁隆平才第一次才强烈地意识到:粮食乃农业的重中之重。

他曾对外界描述过自己的梦想,“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他的另一个梦想则是“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年轻人共勉,共同实现这个梦想。”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但是梦想实现的路径,不是一般的曲折。

1960年,袁隆平决定研究杂交水稻。

当时,摩派学说已在生产上经受检验。三大谷物(水稻、小麦、玉米)中,杂交玉米率先取得突破,但学界却对杂交水稻普遍不看好。日本、美国都曾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展相关研究,但无一成功。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明确写道:“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

袁隆平,区区一个农校的老师,竟要向世界遗传学的权威挑战,竟要向“杂交水稻”这一世界级的高难课题发起冲刺,这岂不是自不量力,蚍蜉撼大树吗?

1961年7月,袁隆平在田里找到一株天然杂交稻,穗子大、谷粒竟有230多粒,是普通稻的一倍多,这让他坚信水稻“杂种优势”,也开始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苦旅。

每天早饭后,他就带着水壶,揣两个馒头下田。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里一株一株翻阅。14天,他翻遍14万稻株,终于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

他把这株水稻结出的稻种全部收集起来,来年精心播种在瓦罐的培养土里,天天去看,悉心呵护,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所有后代,没有一个赶得上它们的‘老子’那么好。”

“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一样,也需要灵感。”

他猛然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看,纯种水稻的第二代不会有性状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也就是说,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一定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并表现出了其他普通水稻望尘莫及的优势。

“杂交水稻有优势!”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划时代的结论。但在当时不少人看起来,是疯狂的“伪学说”。

自1964年首次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整整花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育种实验,却始终没能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野败”的发现。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株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后来,袁隆平为它取名“野败”。他们将野败的不育基因导入栽培稻,其后代雄性不育特征100%遗传。这意味着“三系”杂交水稻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培育不育系终获成功。

后来袁隆平用八个字鼓励年轻的学子——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首先,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青年不但要打好基础,还要开阔视野,掌握最新发展动态。

第二点,汗水指的是要能吃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

第三,要有灵感,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同学们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

第四是机遇,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灵感和机遇,你们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我认为坚持做到这几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梦想。

2019年,89岁的袁隆平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正如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们将永远怀念袁隆平,怀念这永不放弃的科学家精神,怀念这为着全人类福祉而坚持奋斗的美好信念。

参考消息:

1.南方周末:袁隆平:希望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脱出来

2.知识分子:饶毅: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

3.人民画报: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战胜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