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袁隆平
就在刚刚,央视新闻发布消息,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享年91岁。
举国皆悲。
如果说,天下有英雄,让黎民百姓除饥馑,受丰乐,袁隆平就是其中一个。
他带着亿万人从饥饿,走向丰足。
他让杂交水稻不再是梦。
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袁隆平爷爷。
他出生于1930年。
曾经历过饥荒年代。
那时候,人们流传的一句话是:“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
他亲眼见过饿殍。
惨烈的一幕幕,令他心有余悸。他开始认识到,粮食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他曾说: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之后,他向“饥饿恶魔”发起挑战。开始全身心地,研究一种作物,能让中国人远离饥荒。
他提出杂交水稻研究课题。
之后,开垦不息,坚持不懈。
最初时,项目不被看好,也不被理解,进展非常缓慢。
可他没有放弃。
他说: “山谷越深,山峰越高。我们眼前所经受的苦难,其实是恰恰在说明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面对误解和阻挠,他坚持了下来。
他吃在田里,走在田里,用放大镜来观察每一粒稻谷的成长。
如痴如迷,如疯如魔。
很多年以后,在一部关于袁隆平的纪录片中,记者找到当地的农民,问:“你们认识袁隆平吗?”
农民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怎么不认识,他就是那个疯子啊!”
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袁隆平也是如此。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1970年11月,他发现了杂交水稻的野生母本“野败”。震惊中外。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成功!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之后又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人,再也不会饿了。
杂交水稻中心的罗孝说,“他是个伟大的人物,属于杂交稻的开国元勋。”
而在国际上,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华第五大发明。
他的荣誉开始不计其数。
但之于袁隆平,只有土地,只有稻田,能给予他最踏实的感觉。
这是他的战场。
是他的信仰。
他曾说:“只有下田最快乐!”
获得“共和国勋章”当天,袁隆平不在镁光灯前,不在台上,不在酒席上。
在田间。
当时,水稻正处于对花时期。
在现场,袁隆平拿着水稻说:“开花开得好好。”
当晚消息就上了热搜。
什么叫鞠躬尽瘁?
什么叫殚精竭虑?
这就是了。
他为天下百姓,开辟出一方方希望的良田,保再无饥荒,保五谷丰登,保衣食无忧。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
“一愿世界无饥荒,二愿禾稻能乘凉。”
他说。
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他的一生,就这两个梦想。
一以贯之。
从始至终,没变过。
他对名利并不上心。
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他说: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2019年,袁隆平生日那天,他说出了自己的生日愿望。
“希望今年我们的示范田,百亩片能够实现亩产1200公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希望能“多养活 5 亿人口。”
依然心心念念的,还是粮食。
还是高产更高产超高产。
有一回,记者采访他。
他说到历史上的非常时期,“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
当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再次出现时。
他说:“不可能了。”
笃定的四个字,带给所有人希望。
网友说:这句“不可能了”, 是他为共和国写下的最美的情书!
他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慕名利,不喜社交。
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带博士生,不喜欢纠缠于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一段采访中,记者问,会不会带博士生?
袁隆平连忙直摇头。
“这麻烦得很,会死脑细胞的。”
记者继续问,“您团队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
这真是一个致命问题。
一问出来,袁爷爷愁到挠头。
哈哈哈。
看来管理真的麻烦。
连袁隆平也无法摆平。
之于他,最自在、最开心的,依然是沉浸于自己的科研世界。
而非沽名钓誉,享受权力。
曾经有一个老师给他评语:“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一听,唉咿,对对对,自由散漫。
“上下班不按规矩......”
因为他的率性,也因为他的天真。
他在网络上,有了一个“梗王”称号。
他不惧年龄困扰,自我戏谑:“现在变‘90后’了,原来叫‘80 后’了。”
然后也有颜值要求。
说自己不能吃太多肥肉,变成一个胖子。
“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开始前,他一身西装革履。
打扮非常郑重。
旁边有人问他:“袁老师今天帅不帅?”
袁隆平本能地回答:
“帅!”
那必须帅呀。
90岁生日那天,他去理发。
理发的时候,他问:“我是胖了还是肿了?”
理发师说:“是胖了!”
理完后,很满意。
发型很帅。
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又年轻了5岁~”
因为诙谐幽默,网友给他取了一个可爱的别名:
魔稻祖师。
哈哈哈,也是恰如其分。
记者问他:“您现在还打排球吗?”
他骄傲地回答:“打!”
还加了一个英语单词,“everyday。”
逗得所有人哈哈直乐。
而与妻子邓则,两人携手57年。
不离不弃,互相扶持。感情令人动容。
在发明杂交水稻的路上,邓则一直陪在身边。
他寻觅。她陪伴。
他受罪。她受苦。
于外,她跟着他,也扑进杂交水稻的研究中。
于内,照顾一家老小。
袁隆平曾感激地说:
“爱是一份长久的承诺。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一切尽在不言中。
无论从哪一个侧面,他都是一个闪亮的人。
他比偶像更偶像。
也比爱豆更爱豆。
他曾告诫青年人:
“钱是要有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要为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
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会有这个回报的。”
很多人问他:“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这八个字,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一个领域,都会落地生根,长出果实。
今天,袁爷爷走了。
他带着14亿人的怀念,去往另一个世界钻研。
但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生生世世,享用不尽。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
是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他告诉我们,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忘形,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
他毕其一生,为“稻粱谋”,为民生计。
他站在水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一路走好,袁爷爷!
请放心,在您走过的路上,依然有人在走。您做过的梦,依然有人在追。
您未完成的梦,终将会实现。
而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世间,曾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来过。
他叫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