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指港目前正步入土地及房屋供应「收成期」

观点网 香港报道:5月2日,团结香港基金发表香港房屋趋势导航报告指出,经过历届政府努力,香港目前正步入土地及房屋供应「收成期」,预测未来5年私人住宅和公营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别将达到1.91万及3.5万伙,超过长远房屋策略的目标。

报告又指出,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亦预计持续回落,随着供应前景持续改善,政策重心应从「提量」转向「提质」,逐步提升公营房屋单位面积,及当中资助出售单位的比例。

报告指出,未来5年私人住宅供应将会先高后低。展望2024至2028年,每年平均落成约1.91万个私人住宅单位,但落成量将较集中在首两年,分别将超过2万个单位。其后逐渐回落至每年1.5万至1.7万个单位,背后原因是发展商因应市场情况而调整工程进度,以及去年多次极端天气事件所造成的延误。

土地供应方面,2023年政府主导土地供应出现6次流标,创下历史记录,但由于私人土地储备的发展潜力获得释放,其土地供应占比从2018/19至2020/21年度的25%,上升到2021/22至2023/24年度的67%,部分抵消了流标的影响。

视乎政府主导土地供应的成功批出比率,以及私人主导项目的推进进度,预计2029至2033年期间,平均每年的落成量将介乎1.44万和1.85万个单位之间,未来10年整体趋势将保持平稳。

公营房屋方面,展望2024/25至2028/29年度,每年平均落成约3.5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超过《长策》3.08万个单位的目标。其中,影响中短期供应的主要风险因素暂时消除,包括2023/24年度公营房屋落成延误比率大幅下降至2%,而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预计将按计划落成。

根据最新的落成量数字,该基金预测显示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有望在2026/27年度下降至4.5年,达成政府定下的目标。尽管如此,社会各界仍不能松懈,因为假如过去反覆出现的落成延误情况再度发生,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则只会轻微下降至5.2年。

如果所有已公布的公营房屋用地都能按时交付及施工,预计未来10年落成量将达到约41万个单位、较《长策》目标高出33%。即使在用地交付和建筑工程皆延误的情景中,最终落成量仍会比《长策》目标高出10%。

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指出,汲取教训,香港不仅要集中资源,按部就班地继续造地建屋,更要抓住机遇,着力提升居住质素。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叶文祺表示,呼吁增加可负担置业机会和公营房屋人均居住面积。尽管如此,任何改变都须与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的追求之间取得平衡,并提供足够诱因鼓励现有公屋租户自置居所及交还公屋单位。因此,基金会勾划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提质方向,从而避免影响公屋轮候时间、优化资助出售房屋供应结构,以及促进社会向上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