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 解放军开战前必呛的最强黑话!
▲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图为步战车方队。(图/翻摄自《新华网》)
中印「口水战」持续进行,会不会真的动武实在难以预料。以中国近代史来看,解放军是否真会开战是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当陆方透过官媒表示「勿谓言之不预」(又作「言之不豫」)时,便代表他们要来真的,而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中印边境战争、珍宝岛事件以及中越战争。
第一次是发生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开打前,那时《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警告印度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政府要从边境撤军,否则中方将使用武力。评论结尾时强调,「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二次则发生在1967年,那时中方正因珍宝岛的归属问题与苏联多有摩擦,而这次为官方喉舌的则是《新华社》。《新华社》发文强调,「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勿谓言之不预也。」
最后一次则发生在1978年的年底,《人民日报》以《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为题,警告越南当局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行为。评论指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说了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我们要严正警告越南当局,如果你们仗恃有苏联的支持,得寸进尺,继续恣意妄为,必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我们把话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
据了解,有网友曾就中国外交辞令做出了一个对比表格,揶揄的说明这些外交用词分别是代表哪些意思,例如,如果中方表示「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便代表他们将报复;而其中的「勿谓言之不育也」,则是警告对方直接「准备棺材吧!」现在中方会不会就中印争端,再次呛出这句最强黑话,外界都正在关注。
▼中印在西藏边界对峙,解放军车辆大批翻山越岭进入西藏高原,并且展开远火、火箭炮与加榴炮等打击演训。(图/翻摄自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