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中文系逆襲用 AI 解讀甲骨文之謎

AI人工智慧产业未来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路透)

AI人工智慧当道,高含金量的理工相关科系,成为学生及家长的一时之选,但跨域学习,文组科系学生一样可以冲出自己的一片天。

邓同学在淡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系,后来上网自学程式语言,大二下申请双主修资讯工程学系成功,大三开始双主修,强化个人竞争力。根据她的个人观察,身边同学多会选择,跨域到外语学院或商学院,像自己一样愿意挑战工学院领域的算少数。

邓同学直言,读文组不会没出路,读中文系能培养语文素养,学习文体、各家思想等内涵,如同以文学打基础,若能有「资讯技能」的硬功夫加持,个人实力必能再上一层楼。邓同学曾在校内专题制作主动请缨担任组长,与资工系同学组队参赛,利用深度学习模型,以「甲骨文辨识」主题,影像辨识研究有成,一举夺下分组佳作奖。

一般人的毕业门槛是128学分,双主修要修完该科系的所有专业必修,邓同学为此延毕一年,担心修不完,白天上完课,晚上继续在夜间部听课,学分修好修满高达238分。

淡江时报培育出许多杰出新闻人才,因为校内有多元的实作磨练机会,邓同学在课业繁忙之余,还利用空堂休闲,担任淡江时报摄影记者,打磨用画面说故事的能力,累积实务经验。

向机会主动靠近的邓同学,克服跨领域学习的坚持与努力,加上乐于分享的态度,获得师长高度肯定与称赞。目前邓同学正攻读淡江资讯工程硕士班一年级,她表示,要先完成硕士论文,毕业后想朝PM领域发展,当个产品经理人,发挥文学与结合资讯综效的能力。

致理科技大学资管系大四学生刘育承、吴幸真、吴欣恬、李咏薇、沈雅姿、吴柚彤,携手新北市石碇高中学生组成团队,善用无人机与AI数位科技等,协助石碇茶农解决人力老化及水土保持,开发出监控系统APP等解方,对环境及传统产业的永续产生贡献,获得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永续行动创新应用竞赛」优选殊荣。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以石碇茶园的水土保持、山坡地使用为主要议题,多次访问茶农,种茶人年纪较长、体力负荷大,大范围种植无法即时顾及水土保持等问题,学生们在三个月内拍了40多支影片及无数张照片,善用无人机空拍及数位分析影像,开发出茶园监控系统APP,降低茶产业劳动力及与科技应用结合的门槛。

致理科技大学为培育学生拥有实务应用能力,积极推广「运用AI工具提升自主学习与工作效率」,导入「AI领航、智慧学习」DNA,协助学生运用生成式AI进行专题制作与研究深化,使学生善用AI工具帮助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也让学生为未来职场提前准备。

学校推动双PBL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 Project-Based Learning)专题制作,以解决业界需求之议题式专题。刘同学担任组长之职,由指导老师黄信博与业界专家双向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石碇茶园专题,包含行销、无人机茶园监控系统开发等。

近年致理科大为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及全国竞赛提供稳健的辅导与奖励机制,媒合专业师资指导与培训,提供学生参赛报名费、交通费、保险费等补助,为增加学生参赛获奖,除了公开表扬外还有优渥奖金,平均一年投入补助与奖励经费近250万元,让学生比赛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