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制止餐饮浪费 学者:运动式提倡效果有限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指示要制止餐饮浪费,一些中国民众认为「事情并不单纯」,和粮食安全及中国将走入「内循环」等联想。 学者并指出,靠运动式提倡不能解决浪费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人吃饭没问题,但粮食安全不只是吃 饭,还影响畜牧业和工业。」年约40岁的杨先生告诉中 央社记者,他和朋友看到习近平上述指示的反应是「肯 定要出事」,认为和中国的粮食安全、中美关系不佳、 中国准备「国内大循环」等有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 的说明,中国的三大主粮自给率高于95%,中国进口的 粮食主要是大豆,而大豆主要是作为榨油和动物饲料。 由此来看,中国人的主食不缺,但肉蛋奶的供应来源则 仰赖进口。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云告诉记 者,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经济衰退,加上今年中国先是面临蝗灾威胁、后有水灾造成农地被毁,联合国 8月初也警示,世界正面临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这 些都让人特别警惕。在中国,还面临城镇化造成的发展不均、农地减少 以及农村老龄化问题。
陈云表示,疫情下许多失业者返乡,才发现无地可种或者「不会种」,粮食增产并不容 易。 她认为,最近政策定调「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 要减少中国经济对外依赖,「减少浪费某种意义也是要 减少对外依赖」,因为开源不易、就要节流。
习近平有关遏止餐饮浪费的指示公布后,民众在新闻上看到各界推出五花八门的节约怪招,譬如有餐饮业 协会提出,10人进餐厅只能点9人份餐(N-1)、甚至8 人份餐,一些餐厅开始推出「小份菜」等,这些能起什 么作用吗?
上述受访的杨先生认为,这些主张只是一种「表态 」,何况就算都做到,也不能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 陈云则表示,每个人用餐份量不同,「N-1」的提 法有点荒谬,说明「政策水平不行」,是一种形式主义 ,何况不应干涉个人消费自由。
现在中国一方面要拉动内需、鼓励消费,一方面若提出餐饮消费的限制,会让 人觉得矛盾。 他认为,政策应该说明,不是要让人「少吃」,而 是「不浪费」。
陈云关注公共政策,目前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 新闻节目,餐饮浪费也是其中的话题。 她说,中共提出「8项规定」后,公款吃喝的情况 减少了,但国企和公家机关餐厅仍享有许多餐饮补贴, 消费者花较少的钱就不会太在意点餐内容,因公浪费依 然存在。
至于私人场合的浪费,最多表现在宴席上,因为不 管是办宴会的主人还是包礼的客人,都是「吃给别人看 的」,透过浪费显得自己很有面子。
陈云说,这种因为金钱观和价值观导致的浪费是长 期的问题,观念改变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不是目前「 运动式」的提倡就能解决的。 她说,要求民众配合节约政策,官方应该要把当前 有关粮食安全的背景说明清楚,像是中国肉蛋奶类对进 口粮食依赖的情况、城市化等结构性的问题、中美贸易 战可能的影响等,要和民众沟通政策,才不会一阵风过 去后,一切又回到老样子。(编辑:周慧盈)
►戴口罩更要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