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超十倍增长后,成都银行将尝试发力助贷
逆势布局互联网贷款业务,仍是城商行消费贷扩张的重要抓手。
作为新晋万亿级城商行,成都银行近年来业务扩张迅猛,其中消费贷亦是可圈可点。在大零售战略引领下,成都银行消费金融业务被纳入战略优先级,贷款余额实现四年超十倍增长。
为了进一步拉升消费贷业务,成都银行一方面继续推行"白名单"自营模式,另一方面则把目光投向助贷,并表示将尝试布局互联网贷款业务。
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相继实施了互联网贷款外部数据采购等动作,消费金融扩张野心初显。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隐忧,由于属地监管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管控引导力度加大,成都银行互联网贷款扩张并非坦途。
消费贷增势迅猛
虽然相比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头部城商行,成都银行消费贷业务体量较小,但近三四年间增速迅猛。
成都银行的信贷业务以对公贷款为主,对公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超80%。个人贷款业务中,以购房贷款为主,2023年房贷在个贷中占比74.18%,个人消费贷规模不大。
基于基数小、强发力等因素影响,成都银行消费贷业务实现了十倍增长。
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成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透支)贷款余额8.61亿元,不良率9.03%;2021年,个人消费贷款18.1亿元,不良率3.89%。2022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31亿元,不良率3.04%。
2023年年报中,成都银行不再将个人消费贷和信用卡经营数据单独披露,仅披露了个人消费贷款及其他(消费贷+信用卡透支)项下贷款余额180.22亿元,同比增长41.29%,不良率0.71%。
但从2023年半年报信息中,依然可窥见成都银行消费贷业务拓展迅猛。2023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99.14亿元,相较年初增长388.13%。与此同时,信用卡透支余额59.94亿元,反而相较年初大幅下降44.11%。
对比财报数据后不难发现,成都银行消费金融业务重心可能已经从信用卡转向消费贷,并且消费贷款不良率较低,风险整体可控。城商行削减信用卡条线,是信用卡行业下行周期的必然走势,同样,押注消费金融业务,也是城商行稳息差、拓收入的共识。
从不足十亿到百亿规模,成都银行消费贷业务靠的是什么?成都银行消费贷中既包括一般消费金融资产,也含有汽车消费金融,主要产品包含房抵贷、汽车分期、公积金贷款等。
模式上,成都银行主要通过"白名单"模式自营投放,所谓"白名单"即指机关事业单位、银行内房贷客群、公积金客群等优质客群。从模式来看,成都银行既往的消费贷业务偏于保守,不像江苏银行等城商行借助贷疯狂扩张。
2022年,成都银行宣布,坚持走好"白名单"模式发展消费贷款业务,强化业务线上办理体验,打造"成行消贷"品牌,不断增强市场影响力。"成行消贷"的野心不止于百亿,显然光靠自营难以实现。
于是,这家新晋万亿级城商行,也宣布进军助贷。
能否赶上末班车?
当下这个节点布局助贷业务,可以说是逆势入局,也可以说追赶末班车。即便如此,成都银行也决然探索,背后凸显出做强消费贷业务的决心。
首先,做消费贷业务,成都银行是认真的。在成都银行战略规划中,消费贷款与财富管理、异地分行、金融市场等战略一同被列为"五大提能方向",最终的经营数据也证明了其发力结果。
在2024年年度经营计划中,成都银行更是提出了不遗余力做大AUM规模,做强按揭、消费贷款服务,提升零售业务发展质效。成都银行深化"成行消贷"品牌,除了网点推广外,还于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投流,不断向外拓展,欲打造消费贷款超市。
其次,为了业务上量,成都银行终将需要互联网贷款辅助一下。成都银行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提及消费贷业务拓展规划,将继续推行已经成熟的白名单经营模式,将以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作为"主战场"。
另外,成都银行还将尝试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在监管的指导下借鉴同业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稳步推进、按需展业。
成都银行入局互联网贷款时,恰好赶上监管升级、行业降温。不少地方法人银行在互联网贷款新规出台后,压缩甚至砍掉了互联网贷款业务,即便是靠助贷立身的银行,增量空间也已不大。
眼下,关于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有望继续强化。前不久,监管针对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三类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下发新的指导文件,要求三类银行要审慎评估互联网贷款的市场环境、风险状况和发展前景,制定与本行资源禀赋、发展战略、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情况相匹配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发展规划,不应过度依赖合作机构的获客引流或担保增信来追求互联网贷款业务规模或盈利的短期快速增长。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股份城商司党支部发文,谈到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互联网贷款、信用卡、存款等业务领域的监管,聚焦重点环节,指导三类银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
综合各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现状,当前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定价指导,异地展业、担保增信、催收等层面,这些方向也可能给成都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扩张带来不确定性。尤其是定价指导决定了投放半径,异地展业决定了投放上限。
不管顺利与否,在核心业务稳定的前提下,成都银行通过互联网贷款和消费贷业务,探索更多增长可能性,未尝不是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