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中国结之母 陈夏生的半生缘 考古兼创新 一绳千千结
陈夏生投入绳结教学推广,使绳结蔚为风潮,获台北市文化局公告登录为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台北市文化局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结艺艺术家陈夏生(左)的夫婿为资深摄影家庄灵(右),两人用自己熟悉的创作方式记录生活。庄灵手中拿的是作品《三代》,照片中左起为庄灵的母亲、妻子、女儿。(邓博仁摄)
陈夏生的窗外景色怡人,可见随四季变化的山景,陈夏生会在那里写字、泡茶、寻找编结灵感。(邓博仁摄)
陈夏生的作品。(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中国结是一项精致传统艺术,83岁知名结艺家陈夏生投身绳结研究近半世纪,「中国结」一词,来自于她1981年的著作《中国结》。陈夏生大学主修农业化学,后来是在公公、书法家庄严的影响下,开始接触传统编结文化。
庄严担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时很重视传统编结文化,而理工科背景的陈夏生,在钻研后以几何代数公式记录绳结编法,再加入创新思维,结合绳结的传统艺术元素及金属、漆、油彩等多元媒材,创编出许多绳结作品,具高度艺术价值,成为台湾绳结重要传承者。
老人授艺 因缘始于故宫
陈夏生说,当时公公请了一位会编几个结子的故宫老技工王振楷教她绾结,她因此学会钮扣结与吉祥结两种编法,这也是她接触绳结艺术的启始。
此后,陈夏生开始研究中国结,过程中发现,许多编结都有定律,透过重复编织,就能编出不同造型,而陈夏生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跳脱传统中国结的技法,不断研究新的编织。
1978年陈夏生受聘于实践家专开设「中国装饰结」课程,但当时她的结艺并尚未成熟,为了教学,她一方面搜集绳结编法,一方面从公公所收集的民间帐钩、扇坠等工艺品,破解上面装饰绳结的编法。
研究公式 编绾繁简随意
后来,陈夏生进入故宫工作,接触许多古物,从这些文物中,她开始研究各种年代的中国结编法,并出版了几本书籍来介绍,在书中她将各种编法以代数公式呈现,依照公式编绾,可以编出繁简随意的各种结饰。
陈夏生指出,她在实践家专教书时,因为每周只有1堂课,学生如果没有练习,到下一周上课时就忘了怎么编,后来才会研究出公式并出书,让想学中国结的人,只要透过书籍上的编法和公式,就能编出来,而这些都是从她创作编织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发现,很多结都是重复去做,就能编织出来。
常有人好奇,陈夏生编绳结的创意从哪里来?只要去过陈夏生家里,从主卧室旁的空间向窗外望去,可见随四季变幻的山景,就马上可心神领会,陈夏生会在那里写字、泡茶寻找编结灵感。
鹣鲽情深 无处不是灵感
曾经有人问陈夏生,一直在办展,这般忙碌,到底什么时候有时间创作新的编法?她说,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想要怎么编出好的作品,有时候甚至半夜睡觉想到,就会床上跳起来马上去编结。
陈夏生与丈夫庄灵感情相当好,她回忆过去丈夫到外地出差,还会帮她带回各国的丝线,让她能在编织上发挥创作。除了教学,有多余的时间她会研究各朝代中国结编法,她也拥有来自各国的学生,虽然无法记得每位学生的面貌,但学生都会和她保持联系,逢年过节也会寄信给她,带给她更多元的想法。
前几年一名在国外博物馆工作的学生,寄了一封信给她,里面附有一张青海出土的唐墓照片,其中一个结绳在她过去的书上都是记载清代,没想到唐代就已出现,陈夏生和北京故宫副院长考证后,发现该绳结真的出自于唐代,后来又出一本书来更正错误。
陈夏生谈到中国结的演变是很自然的事情,过去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像清朝的「红绒结顶」,是钮扣结所衍伸。皇帝穿的常服冠和行冠都会有红绒结顶,或皇帝赏赐立功的官员「红绒结顶」,都是一种文化的演变象征。
出版专书 学生遍布各国
1981年陈夏生与汉声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中国结》,成为第一本讲解中国传统结饰技法的专书,出版后大受欢迎,如今已印刷7版,也让「中国结」一词从此成为大众熟知的传统绳结名称,她可以说是「中国结之母」。
陈夏生认为,编结可以训练脑力,她把中国结与传统艺术做结合,增添了更多突破创作,谈到自己的作品,她难掩兴奋心情,介绍中国结和漆器结合的作品,都是从不懂到懂,慢慢研究出来,甚至亲自请教台湾漆器艺术家黄丽淑,一再尝试创作出作品。
结合漆器 尝试多元表现
陈夏生说,因为不断创新,每款作品不会做超过3次,有了灵感就会开始尝试做第1次,但通常都不满意,第2次的作品就可能会保留。她说有些做编结的朋友,因为需靠中国结赚钱,必须重复做同样的东西,而她在故宫工作,中国结并非本业,没有生活压力,才能不断创作,所以她很感谢能有这样的机遇。
陈夏生说,自己要做就会把事情做到最好,很多传统技艺她其实都不会,但会一遍遍摸索,像是中国结与漆器的结合看似容易,但从未接触漆器的她,花了很多时间不停试验、练习并请教黄丽淑,才有现在的这些作品。漆不但具有美观的效果,也让中国结更完整保存。
随着时代趋势,陈夏生也创作出3D中国结,她透过不断研究,用一条普通绳子,赋予中国结新的生命。此外,陈夏生也练字,让编结作品跟书法做结合。
保存文化 50年功不唐捐
陈夏生拥有精湛的绳结技艺,手工细腻,熟知绳结各种变化、历史及寓意象征,她从故宫收藏的文物及民间古董店中有绳结的物件,锲而不舍观察、搜集、整理、研究,探索出绳结的源流,创编出许多前所未见的新结子,让中国结活了过来,有了不同的价值。
陈夏生说,过去不断研究中国结,是不希望这项文化消失,没想到一投入就超过半世纪。她很感谢汉声出版社协助出书,甚至翻译成英文和德文版本。陈夏生让中国结成为传统手工艺中,一种新的独立艺术表现。2021年陈夏生获得台北市文化局登录为「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她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从事这项技艺,让中国结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