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兩岸只求不變壞 勿因政治阻交流

自二○一六年五二○两岸中断协商,二○一八年美中开启全面性博弈,暨二○二二年中共廿大后,两岸关系已是由美中的太平洋大两岸在制约与决定台海的小两岸。对北京而言,优先处理好美国这个外部势力的重要性,自然重于台湾内部从事台独的危害性。在赖总统就职百日之际,展望今年内的两岸关系,外界主要关注有四:一是在美国大选趋于白热化,选前两位候选人是否会有进一步「友台抗中」的宣示与作为;二是赖总统若前往中南美洲友邦过境美国,过境的地点与接待方式究竟如何处理;三是赖总统今年双十演说中,谈到两岸议题是否进一步刺激北京;四是十一月五日美国大选结果,对美中关系与两岸关系可能的变数为何。

美国总统拜登不寻求连任后,日前派遣国安顾问苏利文前往北京,这是美国国安顾问自二○一六年以来首度前往北京。苏利文北京行罕见会见习近平、军委第一副主席张又侠、外办主任王毅等三巨头,凸显正因为拜登不参选,没有选战的策略考量。在明年一月廿日美国新任总统就职,面对美大选前、后诸多重大的挑战,值此关键时刻,拜登与习近平都想透过此次苏利文的访中,再度强化美、中高层战略对话机制,以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可以预期,九月拜登与习近平可望先通话;十一月秘鲁的APEC峰会或巴西G20峰会双方也将进行会谈,在明年一月廿日前美中高层各项沟通对话仍将有效维系。

对北京而言,当前美中关系存在各个层面的分歧,但最易引发误判,造成冲突的第一条红线在于台湾议题。是以,只要美、中高层对话管道畅通,美、台关系的互信与管道良好,纵使两岸当局欠缺互信也无对话,但总体的风险仍属可控而不至于失控。当前风险可控的两岸关系有两大特点,一是两岸关系只求不变坏,而非求稳与求好;二是情势多半由外在的美、中关系制约与大国共同利益算计,两岸难有自主性的战略与共同的利益,但这两大特点下的两岸关系是否符合台湾民众的最大利益与两岸人民的福祉,仍殊值深思。

面对当前两岸政治分歧,这种「只求不变坏而非求稳求好」的两岸关系,此刻两岸当局最需思考的也有两点:一是不以政治分歧影响两岸人员、经贸双向的正常交流,积极思索如何透过操之在己的作为,为人民谋福祉、为和平发展增添活水。二是,若以政治的分歧高度,制约两岸人民双向正常交流,并动辄影响经贸正常交流与利益,非但让两岸人民福祉得不到公权力保障,更为两岸制造仇恨对立冲突添柴火。

两岸没有政治互信,虽然不可能恢复官方的接触与正式的谈判,但从金门渔船事件的初步共识,到未来两岸开放专业交流与观光旅游,也一样凸显两个议题,一是在官方无法接触谈判下,面对交流所衍生的议题,两岸公权力如何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解决个案议题,避免个案发酵并恶化两岸关系。二是两岸的各项专业交流与开放观光旅游,双方公权力如何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操之在己的作为,促成双向正常交流。两岸多一点人民福祉考量,少一点政治盘算,则两岸稳步恢复正常交流,应非难事。

(作者为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