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能走多遠?陸股3大指數狂飆 學者分析:後續財政措施是關鍵

昨天,中国大陆A股3大指数全天狂飙,创业板指涨超15%,沪深两市成交额达人民币2.59兆元(约新台币11.65兆元)创历史新高。图/中新社

中国近日多项超预期宽松政策带动陆股狂飙,许多人都在问:「行情能走多远?」学者认为,现在是情绪主导股市,后续主要仍取决于具体财政政策的落实,而结构性的经济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昨天,中国大陆A股3大指数全天狂飙,创业板指涨超15%,沪深两市成交额达人民币2.59兆元(约新台币11.65兆元)创历史新高。而从9月24日中国3大财金部门主管宣布有利于股市和房市的货币金融政策起,至「十一」长假前,上证综指仅用5个交易日就重回久违的3300点,大涨逾20%。

根据新浪财经,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昨天形容,这样的「群众运动」是参与股票市场以来首见。他认为现在还处于「动物精神非常充沛和张扬」的阶段,这个阶段背后不需要什么逻辑。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也说,现在交易其实更多的是情绪的主导,基本面的修复、结构性的改革还是需要时间。

他认为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超买行情,市场整体期待的应是财政政策的效应,因此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将决定这一波行情能走多高多远。

然而,财政政策就牵涉到政府支出规模以及这些钱花在何处、如何花。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房地产低迷、地方债问题严重、民众不愿消费、企业不愿投资、就业情况不佳等。需要多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才能扭转通缩预期,目前外界并没有一致的答案。

在9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给了市场财政扩张的预期。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日前呼吁,在一到两年内举债不低于人民币10兆元的规模刺激经济,引起关注。

刘煜辉说,导致中国过去3、4年通货紧缩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机制以及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积累。要改变这些状况,并不是透过某个具体的措施或者一揽子计划就能一蹴而就的。

刘煜辉表示,从现在起的第4季到明年的上半年,这段时间应该是政策密集实施的时期。但政策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来显现,「这段时间内政策的效果是无法证伪的」,可能要到明年的两会之后才能得到验证。所以,他认为当前股市行情持续半年是可能的。

根据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昨天发文指出,上周密集发布的宽松政策之所以能提振资本市场,主因是显著改变了市场对政策的反应。一方面强化了政策会守住经济成长底线的预期,同时也改变了过去一年多以来,对政策总是反应迟缓的预期,大幅提升了市场信心。

此外,徐高指出,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A股市场运行的逻辑。

他说,这两个工具本身会给A股市场带来央行的流动性供给,还会带动市场资金向A股市场流动。潘功胜并表示,首期额度用完后,还可以有第二期、第三期。

徐高也表示,当前这一轮政策放松要能够在实体经济产生明显效果,还需要中央财政较大幅度地增加发债和支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