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比糖果还便宜」 民众党点出缺药主因:政府不能敷衍了事

民众党立委陈琬惠(右)、立院党团发言人杨宝桢(左)今日召开记者会,表示缺药原因归咎于健保总额制度长期压低药价,政府不能成立通报平台后就想敷衍了事。18日举行「缺药风波持续,通报平台不治本」记者会。(姚志平摄)

民众党立委陈琬惠(右)、立院党团发言人杨宝桢(左)18日举行「缺药风波持续,通报平台不治本」记者会。(姚志平摄) (1)

台湾基层药局目前每天缺2至3种药品,缺药的情形确实存在,但卫福部仅建立「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被动接收缺药通报。民众党立委陈琬惠、民众党立院党团副主任兼发言人杨宝桢今日召开记者会,表示缺药原因归咎于健保总额制度长期压低药价,政府不能成立通报平台后就想敷衍了事,须检讨药品供需失衡的结构性问题,妥善调整药价结构,也得加快重大疾病药品的资讯更新速度,方便医师及早评估替代药物。

陈琬惠说,政府对药价过度控制,从2013年实施药品费用支出目标制(DET),连年压低药品支出,美其名是减少健保支出,但由于缺乏利润,部分药厂退出台湾市场,导致缺药问题陷入恶性循环,如今缺药已困扰民众3年,但健保署4月1日却仍执意维持健保药价砍81.8亿元。

陈琬惠表示,食药署2月底盘点缺药原因,并制定短中长期计划,短期为调度生产线,争取提前输入量,妥善分配医疗机构及药局;中期为建立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依不同缺药原因拟订解决方案;长期为检讨现行健保药价政策,对必要性药品给予适当价格保护机制,但3项计划「都未奏效」,目前仍有缺药情况,基层药师对于通报平台的新制也表示无感。

陈琬惠强调,更为讽刺的是,卫福部在长期计划要检讨现行健保药价,越检讨越缺药。政府把药厂当盘子,把民众当傻子,结果民众、药厂、政府三输。

杨宝桢指出,卫福部4月11日成立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要强化食药署、中医药司、医事司、健保署、国健署和疾管署的横向沟通,但这些单位本就下辖于卫福部,平台像「新瓶装旧酒」,也代表过往内部结构松散、缺乏跨部门沟通。她说,近来基层药师观察,每天仍有2至3种药品短缺,显见平台没有太大作用,更有不少药师直言「就是换了个网站统计,毫无作用」。

杨宝桢表示,台湾民众每月吃掉2千万颗「氧化镁」(软便剂),但生产药厂却从6家变1家,原因是缺乏利润不愿生产,每颗氧化镁价格约0.1至0.16元,被戏称为「比糖果还便宜」;而肺癌标靶药「罗思克」没有替代药品,仅能「公开征求」,但在平台上资讯2周才更新一次,对缺药病患无疑是一种煎熬。

杨宝桢认为,针对慢性病长期服药和救命药,应加快更新速度,让医生与病患及早因应,避免延误选择其他治疗方案的时间。如《药事法》第27-2条载明,药商如有无法继续制造、输入或不足供应该药品之虞时,应至少于六个月前通报;若因天灾或其他不应归责于药商之事由,应于事件发生后三十日内通报。

杨宝桢点出,政府并未对延误时间长短进行区别裁罚,导致药商可能存有侥幸心态一拖再拖,政府若事后才回头审视6个月前的缺药原因,即使重罚30万也没有警示效果。显示政府单靠被动接收通报,不仅消极,更是不作为,所谓成立平台更是治标不治本,毫无实质助益。

陈琬惠表示,「缺药」对患者而言,恐怕因无法获得及时治疗而病情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的健康损害,呼吁政府应理解民众真实需求,积极调整药价结构,而在考量成本时,也要确保药品维持相对合理的利润水平,并保障民众的用药安全和医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