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为荣的郑和宝船--从倾向浮夸的媒体推波助澜开始
孙亨利
2005年7月12日至19日北美洲《世界日报》的「上下古今」版上有八天连载的文章,把当时才被人多加了三面帆到九桅十二帆的郑和宝船,干脆再说大些,又多加了三根桅杆,改说成有十二道桅杆的平底大沙船。
那年是郑和下西洋的600周年,在上述这篇大作刋出之前,我曾鉴于郑和宝船早已被各方宣扬得太大了,投稿该报,说明不论根据史料或自然科学,木造的船不可能有如此大者。但当我久久不见拙文刋出时,发现该报选中了这篇有史以来最夸大郑和宝船的大作,该报宁取虚夸而不纳务实,与我意见相左,想必这就是拙稿被石沉大海的原因了。
长久以来广为流传的郑和船队的船只共有下列五种:
宝船:长44丈4尺 阔18丈 9 道桅马船:长37丈 阔15丈 8 道桅粮船:长28丈 阔12丈 7 道桅坐船:长24丈 阔9丈4尺 6 道桅战船:长18丈 阔6丈8尺 5 道桅
若依中国旧时营造业惯用的旧尺来换算,一旧尺等于0.32 公尺(米),郑和船队中最大型的宝船级相当于142.1米 (466呎)长、57.6米(189呎)宽;最小型的战船级也有57.6米(189呎)长、21.8米(71.5呎)宽。
郑和宝船如果与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笔下第47节岩里政男(李登辉)于1946年春天从日本抵达基隆港所搭的「又老又旧的美军货轮『自由轮』」来比较一下:这种「自由轮」载重量10,856吨、重排水量14,245吨、总长135米(443呎)、宽17.3米(56呎9吋)1946年代刚出厂不久,还不至于成为「又老又旧」。郑和宝船比自由轮长7.1米(23呎),宽是自由轮的三倍还多5.7米(18呎8.41吋),也就是说郑和宝船比左右并排在一起的三艘万吨级自由轮还要大一圈,真是很不可思议。
二战时美国为运补大量战略物资至大西洋及太平洋上两个战区,于1941至1945年间由全美18所大造船厂共建造了同一型号名为「自由」(Liberty)的万吨级运输舰2,710艘,计划中要建2,751艘,因大战结束而叫停。中华民国招商局在战后向美国购得10艘自由轮,当时是中国最王牌的船队。「又老又旧」是自由轮后来快被报废时得来的名声,但在「口述历史」中却被用来追述为早先的摸样,与事实相去甚远。
大家都不顾木材的物理性质在材料结构上与钢铁大不相同的事实,要造466呎(142米)长的木船根本是违反自然物性的事,犹如用豆腐去做篮子,和《圣经:创世纪》故事里的「诺亚方舟」一样,在真实的世界里是不可能见到的。圣经所记,上帝叫诺亚用木造的方舟,长450呎,宽75呎,郑和宝船,长466呎,宽189呎比诺亚方舟更长更宽。
不少人以讹传讹,都说郑和船队五种船(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的资料来源是《明史:兵志》,跟着传说此话的人恐怕并未查过《明史:兵志》,因为《明史:兵志》里根本没有这五种船的任何记载。由于媒体的背书,使大多数手头无《明史》可查的人信以为真,不会去设法找《明史》来求证了。本文将在后段说明这五种船另有其来历,《明史:兵志》祇是被人借名用以增强谣言的可信度而已,现为便于读友查考,将《明史:兵志》内有关明代舟船的全部记载摘录如下:
《明史:兵志》对船的记载
《明史》 卷九十二 志第六十八 兵四〈清理军伍、训练、赏功、火器、车船、马政〉篇中有关「船」的记载如下:
「舟之制,江海各异。太祖于新江口设船四百。永乐初,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二十七,又命江、楚、两浙及镇江诸府卫造海风船。济川卫杨渠献《桨舟图》,皆江舟也。」
「海舟以舟山之乌槽为首。福船耐风涛,且御火。浙之十装标号软风、苍山,亦利追逐。广东船,铁栗木为之,视福船尤巨而坚。其利用者二,可发佛郎机,可掷火球。大福船亦然,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舵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砲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海苍视福船稍小。开浪船能容三五十人,头锐,四桨一橹,其行如飞,不拘风潮顺逆。艟桥船(笔者按:其中「桥」字原文为左舟右乔,我的文字处理系统无此字,康熙字典亦无此字,故在此权宜以桥字代之)视海苍又小。苍山船首尾皆阔,帆橹并用。橹设船傍近后,每傍五枝,每枝五跳,跳二人,以板闸跳上,露首于外,其制上下三层,下实土石,上为战场,中寝处。其张帆下碇,皆在上层。倭舟甚小,一入里海,大福、海苍不能入,必用苍船逐之,冲敌便捷,温州人称之谓苍山铁也。沙、鹰二船,相胥成用。沙船可接战,然无翼蔽。鹰船两端锐,进退如飞。傍钉大茅竹,竹间窗可发铳箭,窗内舷外隐人以荡桨。先驾此入贼队,沙船随进,短兵接战,无不胜。渔船至小,每舟三人,一执布帆,一执桨,一执鸟嘴铳。随波上下,可掩贼不备。网梭船,定海、临海、象山俱有之,形如梭。竹桅布帆,尽容二三人,遇风涛辄舁入山麓,可哨探。蜈蚣船,象形也,能驾佛朗机铳,底尖面阔,两傍楫数十,行如飞。两头船,旋转在舵,因风四驰,诸船无逾其速。」
以上是《明史:兵志》关于船的全部记载,根据所记,明代最大型的海上战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舵楼三重,帆桅二」,比传说中有九根桅杆,能容上千人的郑和宝船,小得多。传说中的郑和船队里最小型的战船也有五根桅杆,比《明史:兵志》中最大型的战船还大。
多数人对郑和超大的宝船都宁可信其有,在此心理下认为如此才可发扬中国古代光荣的史迹,颇可作为中国人抬头挺胸的本钱。可是不懂中国帆船的人,祇知大即是强,一味把船说大,却弄巧成拙把郑和宝船说成是「平底大沙船」。他们说此话之前总应该先了解一下明朝的沙船是什么样的船吧!
从《明史:兵志》所记:「倭舟甚小,一入里海,大福、海苍不能入,…沙、鹰二船,相胥成用 。沙船可接战,然无翼蔽。鹰船两端锐,进退如飞。傍钉大茅竹,竹间窗可发铳箭,窗内舷外隐人以荡桨。先驾此入贼队,沙船随进,短兵接战,无不胜。」可见明代海船中的「沙船」并非大船,而是可以航入浅海的中小型战船。所以若说郑和宝船是明代的沙船,不啻把宝船说小了。
《明史:兵志》上海船底尖上阔的作用
船舶在水中要靠浮力托起,根据阿基米得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船体浸在水里的体积换成同体积水的重量,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排水量」(船体浸到水中所排开水的量)。以海水每35立方呎重一吨计,若船体排开224,000 立方呎海水,则该船的浮力有就有6,400吨。也就是说船有6,400吨压在水上,水也有6,400吨托在船下。重量有一个重心,往下拉;浮力也有一个浮力中心,往上拉。重心在下,浮力中心在上,两心间的连线因相拉的作用,形成一组力矩,此线必随时保持垂直,若有外力使浮体摇摆,因此使此线倾斜,则必受此两心相拉之力恢复到原来的垂直状态。两心间的距离越大,力矩的臂越长,恢复力也越大;反之,两心间的距离小,恢复力也小。
若重心与浮力中心接近在同一点上,就如一段圆木的两心,圆木在水上滚动,无固定的上下;若船的重心移到浮力中心上方,则上面的重心往下拉,下面的浮力中心往上拉,船必翻覆。帆船扬高帆会提高重心,会使重心更接近上面的浮力中心,再加风力将两心相连之线推斜,便更不利于稳定,调整的法是设法降低船的重心和提高船的浮力中心,使下面的重心与上面的浮力中心之间的距离加大,以抵消扬高帆所产生的不利因素,通常在尖的船舱底部放压舱石,使重量集中固定在最下层,造成重心下移;再用船体「上阔」的造形使浮力中心趋向上方,这就是《明史:兵志》上所说的海船「底尖上阔」的设计用意。(文长未完,三之一)
●作者孙亨利,电脑程式师,曾在台湾任教于大学,赴美后从海运船务主管退休,现居加州。个人部落格为http://sunhenry.blogspot.com/。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以上言论不代表ETtoday.net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