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拒绝翻车
文 | 佘宗明
新东方靠带货“复活”后,我一万个祝福,却总有一丝担心:
新东方会不会翻车?
这份忧虑也可以转译为:万一俞敏洪的体面人人设崩塌了呢?
要知道,这年头,人设易立更易崩。想要人设不崩,最好的方式大概是:没有人设。
好在,俞敏洪和新东方走得很稳。
“流星背负了太多的心愿,才跌得那么重”的台词,不适合当下的新东方。
就在这两天,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又用情怀拉了一波好感——他向离开的老师发出了职位邀请。
据媒体报道,很多前新东方老师称,收到了新东方面向所有离开的老师发出的职位邀请。他们晒出的图片显示,新东方招聘页面上挂了几个大字——“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欢迎回家”。招聘岗位包括带货主播、销售运营经理等。
这让人想起,6月15日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谈到前同事时的泪洒现场:“现在都没有解散那个群,虽然没有人发消息…他们那么好……挺想他们的。”
董宇辉说,“等新东方好的时候把他们再接回来。”
原以为,“等新东方好的时候”是指新东方股价重回2021年7月前之时。
没想到,“再接回来”这么快就兑现了。
新东方不专门开堂名为“情怀修炼手册”的课,可惜了。
都知道,2021年是新东方的渡劫之年。
市值跌去超90%,营业收入减少逾80%,员工辞退6万人,学费退还、员工辞退N+1补偿、教学点退租等现金支出近200亿……
依我看,要总结新东方的2021,可以把他的那些书名给列上:
这其中,辞退6万员工的补偿就高达几十上百亿。
在此情况下,又面向离开的员工招聘,确实颇堪寻味。
“一去一回,本来可以省下大笔补偿金的”,有些网友如是感慨。
更多人则是再次将全年点赞配额预支给了新东方,“体面”二字又被无数次Cue到。
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HR邮箱里的前教培人应聘简历,已堆成了山。
“双减”过后,70多万家教培机构退场,上千万从业者被迫再度进入就业市场。叠加互联网企业锁HC、大学毕业生人数首次破千万等形势,这些人的就业难上加难。
这时候,新东方面向所有离开老师发出邀请,相当于拉了很多前员工一把。
尽管最终录用的,可能只是6万离职员工中的一小部分,但那挺不容易了。
“把他们再接回来”说到做到,这也是情怀——
看来,不是所有主播口中的“家人”,都是刻意拉近距离的话术。
但,情怀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不买单”,体面也得有体面的底气。
新东方“不拖欠一份工资”,确实很体面。
可若不是俞敏洪死守现金流战略,坚持在公司账上留足可支配现金,新东方恐怕难逃其他教培机构离场时退费无门、赔偿无果、纠纷无解的局面,俞敏洪也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曾说过,“即使就差三五亿,自己可能已经跳楼了。”
新东方这次“接他们(离开老师)回家”,也很体面。
究其底气,就源于新东方找到“1.5曲线”后的触底反弹、浴火重生。
“1.5曲线”,是《内创业革命》作者蔺雷提出的概念,区别于查尔斯·汉迪的第二曲线。
都说企业可持续增长需要第二曲线,也就是用来弥补主要经营要素增速放缓、业绩下降时的新增长点。
但蔺雷老师认为,从第一曲线跨越到第二曲线,壁垒过高、风险过大,很可能新业务没有起色,老业务还奄奄一息。
“1.5曲线”就成了“不得不转”和“一转就死”之间的折中方案:它不是直接跨越到2.0的全新业务,而是基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大量的衍生创新试错,找到不确定性度相对较低的新增长方式。
很明显,新东方的“1.5曲线”就是直播带货。
如今,东方甄选直播间已成带货界的新标杆。
粉丝规模基础2000万、带货日排行经常位居No.1、6月份销售额破6亿元、股价强势反弹……
搁1年前,大概没多少人能想到,直播带货能“救”新东方。
但如今,“中年大佬,正在排队上俞敏洪的直播间”。
在直播带货的带动下,新东方已越过山丘:虽然市值离1年半前的巅峰(2266亿元)相去甚远,但已经爬出深坑。
而要将直播带货做大做强,免不了需要更多的人才。向前员工发出邀请,顺理成章。
对新东方来说,向离开老师发招聘信,算得上是最不坏的解题思路。
新东方的直播带货为什么能大获成功?
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现了企业战略资产(名师和个性化人才)的递延。
得看到,东方甄选是新东方的内创业项目——如蔺雷所说,创业是从0到1,内创业则是从0.1到1,得基于现有能力做业务上的延伸,将原有优势带入新业务领域。
新东方原来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案中少不了“人才”二字。
名师是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老早就说,新东方切入带货,无异于降维打击:东方甄选带货天团的知识量、控场能力、价值观,足以秒杀同行——他们要做的,只是把直播间当做讲台。
许多主播只有好看的皮囊,新东方主播还有有趣但并不重达200多斤的灵魂。
对新东方来说,名师转战直播间,让其得以将深耕教育行业30多年积累的优质内容开发经验,“横向平移”到带货领域。
所以东方甄选直播间里没有“全网最低价”,没有“54321,上链接”,没有催单话术,却凭着有料有趣有营养,照样圈粉无数。
那新东方该怎么“批量复制董宇辉”?
继续在新东方名师中找,就是成本最低的筛选路径。
还有谁,能比新东方老师们更善于解锁新东方式直播带货?
目前看,新东方的直播带货业务,确实也有巨大的人才消化能力。
新东方直播带货,长于内容,短板则在于供应链管理。
带农货(尤其是生鲜果蔬),必须克服非标化农产品的供应、运输及售后等环节的难题,确保货源储备、选品质控、物流运输不掉链子。
新东方的流量消化,就受到了供应链短板的约束。
虽说在品控上很用心,但“桃子霉烂”事件已经提了个醒。
要让产品研发、生产、存储、物流、交付、售后更稳定可控,要打造更宽的护城河,还得靠供应链管理强化。
俞敏洪之前就表示,东方甄选以卖农产品为主,绝对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热闹,而是要建一个优秀的农业和生活产业链。
东方甄选CEO孙东旭也说,自建供应链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未来将大力发展东方甄选的自营产品。他的计划是,每个月推出5-6款自营产品,用一年时间做到100款产品。
接下来,新东方搭建立体化销售平台,也是大概率事件。
这显然需要更多主播,以及涵盖选品、运营在内的人才储备。
所以,支撑新东方情怀的,是真切的用人需求。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接离开老师回家”确实挺有人味,当得起体面的评价。
体面是俞敏洪和新东方的保护色。它托起的是情怀。
很多人追捧俞敏洪和董宇辉,本质上也是为情怀买单。
而新东方,几乎是当下最善于拿捏用户共情点的企业。
“不拖欠一分学费和补偿”是情怀,将8万套桌椅捐赠给乡村学校也是情怀。
将卖农产品作为直播带货切入点是情怀,不收坑位费只收佣金也是情怀。
俞敏洪说“如果转型失败,我们喝顿大酒散伙”是情怀,董宇辉说“不做主播后可能去支教”也是情怀。
新东方20年功勋教师、朗播网创始人杜昶旭说过,“即使已经年过六十,老俞在年轻人心中一直是精神导师。新东方似乎与生俱来就非常擅长情感渲染和情绪调动。”
可新东方并不是嘴上说情怀、身体却很诚实。“自己还在淋着雨,却给别人撑着伞”的评价,并不全是谬夸。
这次不忘为新东方奋斗过的那些老师们,面向他们发招聘邀请,也很新东方——情怀指数拉满。
也是这份情怀,支撑着俞敏洪的“人设”不倒。
这几年,无疑是中国商业大佬们人设崩塌得最密集的时段。
从企业家到资本家,就一步之遥。
但俞敏洪的口碑却没怎么崩塌。
体面让他别具人格魅力。任正非、曹德旺……当下像他那样还能“精神导师”滤镜不碎的大佬,已经掰着指头都能数得清了。
说真的,搁几年前,我对俞敏洪式鸡汤完全不感冒——即便他的“中国合伙人”式创业故事里满是情怀。
他在教培业覆灭后不怨不艾的“二舅体质”,也不被所有人待见。
可到了今天,就算治不好我的精神内耗,我也不反感他熬的鱼汤。
毕竟,他说到的,他都做到了。
牛逼就是把吹过的牛皮变成现实。某种意义上,俞敏洪成了俞式鱼汤的头号践行者。
他以往说“悲天悯人是情怀,做善事是情怀……把自己一辈子过完可以说一声我没白过,这都是情怀。有情怀的人一定不会做坏事”,他做到了。
他曾把“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写进新东方校训里,他也做到了。
“接离开老师回家”,是他给自身情怀buff的再次加成。
就凭这点,我相信俞敏洪没那么容易翻车。
《孤勇者》被唱烂了,他值得一首《山丘》,尤其是那句——
向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