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际协调是幌子 速开国是会议
赖清德总统10日在总统府内召开五院国政协商。(总统府提供)
院际协商谈什么
赖清德总统大阵仗邀请五院院长会商,但结论空泛,无法解决当前政局困境,像是五路老汉齐聚榕树下泡茶谈天,仍无助处理房里的大象「大罢免」问题,政治问题还是要政治解决,跨党派领袖的国是会议才能实质化解纷争,赖除了是总统,也兼任民进党主席,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和要斗全在一念之间。
五院会商达成的三项结论,大体来说就是要五院各司职掌,对外,国防外交上要合作;对内,要以民生经济优先,这样的结论形同具文,不需要这场协商,这三点早已是朝野共识,不可能有哪个政党会反对。
然而朝野为何对立?冲突从何而来?赖总统引用佛家的「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以因果关系探讨大罢免与总预算问题,意思是解决预算问题,罢免也能迎刃而解;此番论述根本是倒果为因,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曾透露,去年1月13日他就决定搞大罢免,多个绿营组织在立委败选后就开始筹备罢免案反攻。
当时赖清德都还没上任,何来总预算的「因」,若要认真追究,执政党早就布局罢免,利用罢免与行政、司法权恐吓、压迫在野党,不正是朝野对立的「因」,不和谐的朝野关系导致预算遭在野党严厉删减冻结,不正是「果」吗?
赖清德如此重视因果关系,上任后早该想到朝小野大本就不容易执政,朝野要合作顺畅,双方就得各退一步,有执政权者得尊重监督者的意见修正,监督者也要理解执政者的难处,互相体谅,才能达成他口中的团结国家。
但朝野双方的恶意螺旋已被启动,执政党想用行政及司法压制在野党,在野党用立法权回击,两败俱伤,执政党再进一步发起大罢免,在野党也发起「以罢止罢」反制,互相伤害,国家陷入无止尽的内耗及对立,更别说要如何因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
政治问题终究得政治解决,五院只有立法院长韩国瑜不是执政党的人,韩甚至也无法代表立院决策,五院会商毫无实质意义,要务实解决国内政治僵局,还是要召集朝野国是会议,让朝野政党领袖对谈,才能把最大障碍「大罢免」这块石头给搬开,大罢免不止,朝野对立难化解。
论孰因孰果,又陷入纠缠,现实是朝野恶因已种,如今果报来临,全民俱伤,唯一解药就是赖清德以国家领导人之尊喊停大罢免,朝野收起对立,尊重民主政治中的多数决,共同就福国利民的民生法案研商,才能真正让大家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