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看见仁慈、有温度的贾伯斯

文/编辑部

长达25年第一线观察

今年,美国资深科技记者史兰德(Brent Schlender),将采访贾伯斯25年之久的资料重新整理,出版《成为贾伯斯》(Becoming Jobs),再度引起全世界贾伯斯迷们关注。这一次苹果人终于说:「这才是我们认识的贾伯斯」。皮克斯董事长卡特慕尔(Edwin Catmull)甚至说:「我希望本书成为贾伯斯的盖棺论定之作!」

史兰德以第一线的贴身观察,第一手的压箱资料,描绘出的是一个有温度、会关怀人的贾伯斯,剖析他如何从桀骜不逊的天才,蜕变为胸怀远见的领导者,补足了《贾伯斯传》里缺少的一块拼图。

作者序言里写道:我所看到的贾伯斯较有人情味,多愁善感,也比报章杂志描述来得聪明。在他死后几个月,我翻箱倒柜,翻看长年来累积有关他的笔记、录音和报导档案。我都忘了我还保留了这么多东西,包括采访时他告诉我的事、多年来往的电子邮件等。他也曾亲自拷贝一卷录音带给我。那是约翰.蓝侬(John Lennon)的遗孀小野洋子给他的,里头录了20几个版本的「永恒的草莓园」(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可见此曲创作过程之漫长。

这些东西一直堆放在车库储物盒,一打开,尘封的回忆历历浮现。有好几个礼拜,我都沉缅于往事。有一天,我突然了悟:光是抱怨世人对贾伯斯的认识只是片面的刻板印象有什么用?毕竟我跟他来往25年,我想要提供更多的角度,让人更深入了解他。

作者认为,了解贾伯斯,最核心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反复无常、不顾别人、莽撞轻狂、固执己见的人,被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逐出后,究竟历经什么样的转变,才能东山再起、回归苹果,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推出一系列可定义当代文化的高科技产品,甚至改变数十亿人的生活?

他认为,在被苹果公司赶出门外这几年是他生涯的关键。有这个时期沉潜与学习,才有日后的成功。这段时间,他的脾气和行为都改了不少,只是外人不太知道。忽略这些年,就更难看清他了。本书共有17个章节,揭露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下摘录第13章〈史丹佛毕业演说〉精华内容:

贾伯斯如何准备毕业演说?

2005年6月16日早晨,贾伯斯紧张地醒来。事实上,根据萝琳(贾伯斯太太)所说的,「我几乎从没看过他这么紧张」。

贾伯斯是天生表演者,他将商业简报提升至一种接近高级艺术的程度,但他如此紧张的原因是这一天要对史丹佛大学2005年的毕业生演讲。史丹佛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John Hennessy)数个月前向他提出邀请,贾伯斯没考虑多久就答应了。他不断收到演讲邀约,也总是拒绝。事实上,他因为太常受邀做毕业演讲,萝琳和其他拥有大学或研究所学位的朋友间甚至流传着一个老笑话:贾伯斯要是答应一场毕业演讲,一定是为了终结其他邀请,还可以一天就拿到博士学位,不用花上好几年。

但是说穿了,拒绝邀请纯綷是投资报酬问题:比起其他事情,如精采的麦金塔世界博览会、高品质产品或是陪伴家人,会议和公开演讲的报酬实在少得可怜。「如果你仔细观察他如何运用时间,」库克说:「你会发现他几乎不出门旅行,也不像其他执行长那么常出席会议或聚会。他想要的是回家吃晚饭。」

事实证明,撰写讲稿是个烫手山芋。贾伯斯和几个朋友讨论过该说什么,他甚至还跟编剧艾伦索金(Aaron Sorkin)请教,但都没什么结果,所以最后他决定自己写。他花了一个晚上写草稿,接着开始抛出想法,与萝琳、库克以及其他一、两个人讨论。「他真的很想把这件事做好,」萝琳说:「他想在演讲中表达他认为真正重要的事。」即使用字遣词稍有改变,但演说结构是一样的,他会用三个小故事总结他的核心价值观

在演讲的前几天,他一边背诵演讲稿,一边绕着整个家走来走去,从楼上的卧房到楼下的厨房。孩子们看着爸爸经过他们身边,进入一种他在麦金塔世界博览会或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前几天也会出现的出神状态。有几次,他在晚餐时念讲稿给全家人听。那个星期天的早晨,一家人都准备好要前往史丹佛大学体育馆了,贾伯斯花了点时间找他的休旅车钥匙,却怎么找都找不到,然后他决定不开车了,他要利用这短短的路程再练习一遍。等到全家人都塞进休旅车时,他们已经迟到了。萝琳开车,贾伯斯再一次调整讲稿。

他坐在副驾驶座艾琳、依芙及里德则挤在后座。车子开往校园的路上,贾伯斯和萝琳拚命翻找各自的口袋及萝琳的手提包,寻找之前寄给他们的贵宾停车证,但怎么找也找不到。

15分钟谈话 永远烙印人心

当他们驶近史丹佛大学,才发现应该要提早出门。那个早晨有2万3000人涌进史丹佛大学体育馆。这一家人终于抵达看来像是通往体育馆前的最后路障,一名女警站在锯马旁,对萝琳挥手示意,要她停下来。她慢慢走向驾驶座那一侧。

「女士,你不能往这边走,」她说:「这边没有停车位。妳必须绕回帕罗奥图高中,在国王大道对面。临时停车场在那里。」

「不,不,不,」萝琳说:「我们有停车证,只是弄丢了。」那位女警盯着她看。「你不知道,」萝琳解释道:「这里有毕业演说的演讲人,他就在这部车上。真的!」

警探下身来,由车窗看进车内。她看见后座三个孩子,优雅的金发驾驶及副驾驶座上穿着破洞牛仔裤、勃肯鞋和一件破旧黑色T恤男人。那男人正摆弄着大腿上的几张纸片,并抬头透过他的无框眼镜。「真的吗?」她抬起眉毛说:「是哪一个?」车上每个人都爆出笑声。「真的,」贾伯斯举起手:「是我。」

他们终于到达体育馆。贾伯斯将水瓶塞进讲台下的架子,开始发表演讲。这场演讲只有短短15分钟,日后却是史上最广为流传的毕业演说。(贾伯斯分享了三个故事,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如何串起来、关于爱与失去、关于死亡)

从年轻时,贾伯斯就擅长说故事,但他过去所说的从没引起如此热烈的回响。这段演说在YouTube上被点阅至少3500万次。十年前,社群网站不像现在如此先进和普遍,因此这段演说没办法像在2015年的今天,在网路上延烧暴红。但它逐渐受到肯定,被认为是真正卓越的演讲,对于史丹佛体育馆之外的全世界人类来说,也有深刻的意义。这场演讲的普及程度让贾伯斯感到非常惊讶。

如果是早几年前,这场演讲也不会引发同等的回响或注目,但在2005年夏天,苹果公司已东山再起,贾伯斯的声望也是。收入和获利双双上升,股价也开始步入正轨。所有关于黑暗时期的看法,都已烟消云散。但贾伯斯则一直把那段时间藏在脑海深处,提醒自己,如果苹果公司不保持警觉,下场会变得如何。

大家不再问苹果公司能不能存活,而是问:苹果的下一步是什么?没错,在贾伯斯演讲的前几周,我替《财星》杂志写的封面故事,标题就是:苹果能长多大?

柯林斯认为,苹果公司的东山再起,显示贾伯斯天生是个厉害的企业家。「我们都曾被粉碎、踩扁、击倒。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你只是没有亲眼看到,但它确实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从精采艺术家变精采创建者

过去十年来写出数部畅销书、同时也成为世界级攀岩家的柯林斯说:「每当我觉得疲累,每当我在考虑是否要投入另一项创作计划时,我都会想到贾伯斯那段艰困的时期。我总是从那之中得到精神粮食。」

柯林斯专门研究成功企业的营运秘诀,以及那些企业领导者的特质。他从贾伯斯的非正统商业教育背景中看见了独特之处。「我以前叫他商业界的贝多芬。」他说:「他不是一个成功故事,而是一个成长故事。他从精采的艺术家变成精采的企业创建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带着传奇色彩的贾伯斯1.0版故事,在大众心里留下先入为主的强烈印象,」柯林斯说:「部分原因在于,一个人如何慢慢成长,蜕变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这种故事比较平淡无趣,大家不喜欢听。你的抱负所追求的真理是什么?你是否能谦冲自牧,不断成长?你是否能记取失败的教训,重新站起来?对于理想,你是否坚持到底、勇往直前?你是否能发挥你的热情、智慧、精力、才能、天赋、创意,将它们形于外,转换成更伟大、更有影响力的事物?优秀的领导能力指的就是这些。」

贾伯斯在史丹佛的那场演讲之所以具影响力,部分是因为他在领导苹果后期,从跌跌撞撞中摸索而来的个人价值观。三个故事都包含了一些指引,而那是贾伯斯成熟之后才能够理解的。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6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www.gvm.com.tw】【立即购买远见杂志6月号: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