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幸福老:鹿枫堂的景致
「老」不一定会和衰弱、无趣、不快乐、不活跃画上等号。老化过程的确会经历失去与失落,如患慢性病、失亲、丧偶、离婚、独居等,但早早开始储备身心因应老化的健康能量,正视老的影响,接纳老后的状态,就能活出一番风景。(示意图/ shutterstock)
我妈妈这阵子最喜欢Netflix的日剧「鹿枫堂」,不时会重复看,她说因为四个年轻男主角很古锥,又常有笑脸,剧中好多食物看起来「欧伊希索~」(美味しそう)。其中一集剧中有一段对话:「随着年龄增长,遇见各种离别场合的机会越来越多,人生在世这也是难免,但还是会觉得寂寞啊!不过,想起共同渡过的时光,想到我们曾经一起活过……!」我想,寂寞若有记忆和生活中各种有滋有味的景致相伴,就是一种幸福。
用新的视野看待「老」
我的妈妈是屏东医院的护理师,六十岁退休后,才和老爸北迁而居住在台北,和她三对女儿女婿就近生活相处。南部的亲戚朋友个个劝她不要这么大变动,会不适应……;但她打定主意,就把原本打算投资的房子变成自住。她有很多自己的兴趣,编织、做衣服、料理(特别是鲁肉、炸猪排、糖醋鱼),和老爸追日本时代剧……。她凡事喜欢自己动手,近九十岁的她甚至铺床都喜欢自己来。市场上有iPad不久,孙女诗艶就贴心送她一个,所以看line、视讯成了她的日常之一。另外,看报、看电视新闻与政论节目、看Netflix等,也让她与社会各个议题没有脱节。
其实,身边也有不少像我的妈妈一样的长辈,退休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维持生活的规律,过得怡然自在。他们不见得身体健康或体力好,很多甚至患有慢性病,也有长辈的亲人或伴侣已过世,不过,他们并没有心怀担忧与恐惧,而是悠然安度老后生活。
怎么面对及因应失落,我们可以选择
董氏基金会与宝佳基金会合作出版《「老」得好:人生冬天的景致》,希望带给读者另一种新的视野看待「老」,「老」并不一定会和衰弱、无趣、不快乐、不活跃画上等号。
老化过程的确会经历未曾预期的失去与失落事件,像书中的玉兰阿嬷和朱奶奶,原都是久病丈夫或儿子的主要照顾者,丈夫、儿子的突然逝世,他们都经历一段很长的悲伤复原期,经由家人、社福单位志工的耐心陪伴,朱奶奶决定尝试走出家门,买菜、到公园运动,改变现况。但是丧偶近两年的玉兰阿嬷却依然足不出户、提到阿公就眼泪掉不停,家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本书透过受访者的真实分享,呈现罹患慢性疾病、失亲、丧偶、离婚、独居等等老后将会面临的景像。本书中,我们看到长辈如何为老后生活积极预备,例如从陪伴母亲过程中学习认识「老」的陈大哥、兴趣广泛、学习不缀的独居胡老师、与病共存的燕芳老师。他们早早开始储备自己因应老化的身心健康能量,正视老的影响与改变,接纳自己老后的状态,活得各有一番风景。其实要怎么面对及因应这些失落事件,我们依然可以选择。
用爱陪伴家中长辈正向老化
他们的故事提供我们知道怎么陪伴家中的长辈正向老化,例如,鼓励长辈学习与应用三C产品,耐心陪着他们重复练习使用,当他们学习上手,就有动力维持社会连结与人际互动;陪他们做喜欢的事情养成规律,不论是追剧、看新闻、摄影、烹饪……,如常生活让心情稳定。再则要听他们说他们的故事,重提当年勇,这不只是一种聊天话题,也让他们能重温美好时光,带来愉悦。虽然我们已身处高龄社会,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老」、很少感受「老」的怡然与从容,不认可「老」后的自我价值。人生如果像春夏秋冬,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经历全程,所以「老年,可说是一生最福气的阶段」,值得怀抱「老得好」的想望,有信心地面对老后生活。
一次和我妈妈看日本NHK电视台访问百岁正在菜园采收的阿嬷,最想做什么,她说:「都好啊。」不过认真想了后说:最想大口吃块卤肉,有肥油的那种!
可不是,其实不需要教高龄者如何养生,如何过日子,他们自有一套方法。我们反而要自觉,同时陪长辈去感受或享受他们的日常,就会闻到那一股幸福味。(想了解更多【协助高龄者适应身体退化、丧偶、重拾生活重心等】资讯,可上网浏览新书《老得好:人生冬天的景致》https://pse.is/4jwpsh)
本文作者:叶雅馨(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暨大家健康杂志总编辑)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第403期)
《大家健康杂志》第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