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逾3亿人缺粮 国际合作确保孩子温饱

因疫情后需求复苏、气候变迁及成本提升,自2020年中以来逐步上扬的粮食价格,因乌克兰战争更加陡升。(图/ 远见提供)

因疫情后需求复苏、气候变迁及成本提升,自2020年中以来逐步上扬的粮食价格,因乌克兰战争更加陡升。联合国担心,全球陷入严重粮食匮乏的人数会增加4700万,将总数推升至3.23亿人。

俄乌战争大幅缩减了乌克兰得以出口的粮食数量,国际制裁也进一步扰动供应链、提升能源价格。不仅是农业机具运作、食品加工与包装需要能源,生产化学肥料也需要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在生产氮肥中扮演要角。

肥料的高价及短缺,可能使得农民减少使用肥料,进而影响下次收成量,造成更长期的负面效应。对贫穷的粮食进口国来说,投入成本提高,也使得他们更难以透过提振国内粮食产值来因应这波危机。

毕竟,粮食并不是可以在价格走高时牺牲的消费品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上半年的粮食展望(Food Outlook)报告估计,2022年全球进口粮食的金额将达到破纪录的1.8兆美元(约新台币54兆元)。许多倚赖进口粮食喂饱人民的国家,得付出更高的价格,却只能购买到更少的食物。

非洲与中东是最受饥饿危机威胁的地方。例如全非人口最多的国家奈及利亚,每年消费的小麦仅有1%是本国生产,非常仰赖进口粮食。近来受干旱所苦的索马利亚、衣索比亚与肯亚,也正需要进口更多粮食。

食物价格上扬,有限经费能买进的粮食分量不断缩减。世界粮食计划署(WEP)稍早被迫削减叶门的食物配给,暂止南苏丹部分食物援助。WEP执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沉痛表示,「我们有数十亿美元的短缺,必须决定哪些孩子有得吃、哪些孩子没得吃,哪些孩子会死、哪些孩子能活,这是不对的。」

联合国全球危机应变小组表示,目前粮食市场上最受影响的是小麦与植物油作物。若情况未有改善,下一个面临供应危机的可能是稻米。世界银行建议,国际须团结起来确保粮食贸易畅通,并扶助农民及脆弱家户。长远地说,也有必要推动粮食供应体系转型,以更永续的形式支持全球人民的健康。

本文作者:傅莞淇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7月号433期》)

《远见杂志7月号4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