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中华框架」内开启两岸政治协商--再致习近平主席的公开信

尊敬的习近平主席:您好!6月30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重申:大陆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与台湾方面平等协商,共同探索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前,两岸红绿蓝三方围绕「一个中国框架」存在微妙的僵持。大陆期望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开启两岸政治协商,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最终统一的不可逆转。民进党则拒绝接受「一个中国框架」,并透过立法院,在两次张王会前,为王郁琦主委划下不得逾越的红线。在2013年6月举行的习吴会谈上,国共两党虽然已就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达成共识国民党执政团队也有意与大陆建立「超稳定的架构」,实现APEC习马会,但由于大陆至今不肯正视中华民国,加上绿营强烈反对,不得不以台湾社会没有共识为借口,回避两岸政治协商。 同时,两岸红绿蓝三方对「一个中国框架」的内涵,也存在不同解读。从国共两党的角度,「一个中国框架」就是涵盖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框架,虽然国民党坚称一个中国是中华民国,共产党坚称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国共两党都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主权重叠,不容分割。而民进党坚持的是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台湾是统治台湾的中华民国,中国是统治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国框架」已经被民进党和很多台湾同胞窄化、僵化成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框架。 事实上,包括民进党人在内的每一位台湾同胞,都在中华民国现有的与大陆政治连接的宪政体制内生存。民进党不接受「一个中国框架」,是不能接受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框架,并非不能接受一个中华民国框架。如果国共两党生硬地强迫民进党接受、连国共两党都没达成政治共识的「一个中国框架」,就会增加民进党接受「一个中国框架」的难度。由此,我向执政两岸的国共领导人提议:将「一个中国框架」调整为「一个中华框架」,并在「一个中华框架」内,尽快开启两岸平等政治协商。「一个中华框架」就是大陆民间版的「大一中架构」,它不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框架,也不是一个中华民国框架,而是同时包容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可以实现两岸对等尊严的框架。在「一个中华框架」内,由于两岸主权重叠,两岸可以共同落实孙中山先生一生宣导的「主权在民」的政治主张,化解主权争议。两岸化解主权争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是「一个中华框架」内的特殊的政治实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华民国总统在内的两岸政府官员可以互称官衔,实现两岸治权相互承认。在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以大陆为主,由两岸外交部门协商拓展国际空间。在中华民国邦交国,以台湾为主,由两岸外交部门协商拓展国际空间。这样,既解决了台湾同胞普遍关心的拓展国际空间问题,也扩大了大陆的国际空间,同时可以快速拉近两岸同胞心灵的距离。「一个中华框架」和「一个中国框架」,在大陆人看来是一样的,但在台湾人看来却大不相同。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台湾代表团名称问题上,因为大陆媒体使用「中国台北代表队」,险些造成台湾抵制北京奥运会,后来改为「中华台北代表队」,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一个中华框架」和「一个中国框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调整之后,对于打破两岸红蓝绿三方当前的僵局,可以发挥扭转乾坤的政治奇效。眼下,两岸协定监督条例服贸协议都仍卡在台湾立法院。民进党当前的策略是:一边向大陆表达善意,与国民党争夺两岸议题参与权;一边以把关为名,在立法院阻碍国民党推动的重大法案政策通过,企图拖垮国民党,以利于重返执政。在王金平打着「尊马朝野协商」的旗号,只谋个人私利,不顾台湾前途的政治纵容下,国民党执政团队面对民进党的议事杯葛,除了指责民进党是「民主霸凌党」、自己甘当「痛批谴责党」外,简直无招可使。如果立法院少数凌霸多数的议事僵局不能打破,「政院版」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根本无法通过,隐含两国论的「民间版」又违反中华民国宪法,台湾朝野恐将陷入无休无止的「修宪政争之中。台湾内耗,大陆想帮忙都帮不上,继续这样下去,不仅会把台湾经济拖垮,也会严重影响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已经进入深水区,若两岸不能开启平等政治协商,接下来的两岸所有经济性质的协商都将变得意义不大。大家试想:如果纯属经济性质的两岸服贸协议都无法过关,未来两岸互设办事处等涉及敏感政治定位问题的后续协议,有可能在立法院获得通过吗? 中韩关于今年签署FTA的消息公布后,台湾各界都感觉到了压力。两岸政治关系的合情合理安排是台湾推展对外关系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两岸急待攻克的政治难关。尽管张志军主任访台时,针对台湾有意加入TPP和RCEP的问题释出善意,但在两岸政治定位没有厘清之前,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仍将难有进一步发展。 马英九的总统任期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随着年底七合一县市选举的不断迫近,以及明年即将展开总统和立委选举,其实留给两岸商谈政治议题的时机已经不多。在太阳花学运核四存废等议题重挫下,国民党的执政威望和声势已经一路下滑。在马英九剩余的总统任期内,两岸政治协商若不能开启,经济协商停滞不前,不仅会拖垮台湾经济,也会彻底拖垮国民党,很有可能导致国民党江山不保。政党轮替是民主社会的常态,执政两岸的国共两党若不能尽快在两岸政治僵局中找出变通之策,并在「一个中华框架」下达成政治共识,建立一个「超稳定的架构」,一旦民进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将会不断增多。 两岸在「一个中华框架」内开启平等政治协商,但要解决两岸根本性的政治分歧,两岸领导人还须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在张王会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再接再厉,乘势而为,尽早促成习马会晤,直面两岸政治矛盾。在台湾主流民意坚持下,两岸领导人实现对等尊严会晤,只有以「主席」对「总统」最为合宜。只要两岸在国际上不搞双重承认,根本不用担心两岸领导人互称官衔会造成「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中华民国总统是2300万台湾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大陆称呼马英九,不论称呼「先生」、「台湾领导人」,还是称呼「经济体领袖」,马英九仍是中华民国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13亿大陆人民透过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台湾称呼习近平,不论称呼「先生」、「大陆领导人」,还是称呼「经济体领袖」,习近平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倘若两岸领导人心中真能装着两岸人民的福祉,愿意积极开拓两岸新局,就应彻底放弃排斥对岸政权的意识形态,把两岸领导人互称官衔当作对对岸人民的尊重。目前,台湾全面承认大陆治权,称呼习近平主席,难度不会太大。在台小陆大的两岸格局下,台湾为了对等尊严,会更加看重领导人的称谓问题,大陆应以同理心予以体谅。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华民国总统在内的两岸政府官员互称官衔,实现两岸治权全面相互承认,是两岸和解的大趋势。我是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出身共产党世家的中共党员。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角度,我说一句公道话:两岸目前的政治僵局,纯粹是掌握两岸主导权的大陆领导人,没能及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两岸主流民意,思想僵化,决策迟缓造成的。明明知道台湾社会不可能接受香港模式,又不积极寻找两岸对等尊严并存之策。中华民国是2300万台湾人民赖以生存的国家,大陆不能正视中华民国,不仅是对2300万台湾人民不尊重,两岸关系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突破。中华民国早一天被大陆正视,两岸政治难题就能早一天得到妥善解决。在大陆至今不愿正视中华民国的问题上,我点名对习近平主席和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等大陆对台主要决策者提出尖锐猛烈的批评。 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我热切期望习近平主席能够展现大国大党领导人应有的胸襟和气度,率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义,邀请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访问大陆,实现习马会晤,开启两岸新局。倘若大陆领导人仍在正视中华民国的问题上继续犹豫不决,为了不再延误两岸和解的有利时机,我公开建议马英九总统能够展现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勇气和担当,主动以中华民国总统的名义,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访问台湾。在追求两岸和平和中华民族整体复兴的竞赛中,两岸领导人谁起步早,跑得快,谁就更能赢得两岸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两岸领导人,加油!此致敬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杨海峰2014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77周年纪念日

●作者杨海峰,大陆民间学者。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