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ETF现在上车赶9月降息来得及? 专家:利率点阵图最重要
▲美联准会。(图/路透)
文/玩股X档案
美9月降息机率大增!该买短债?还是长债?利率与债券价格呈反向关系,大家都知道...但利率每降息1%,美债ETF价格会涨多少?有个具体数据与概念...有利于在这时机点,是否钱进美债这项决定做判断?明年是否还降息?你必须关注联准会利率点阵图。
美8月利率决策会议,虽然利率维持不变...但已经做好迎接降息准备,且最近可能降息时间在9月。
联准会主席包尔在记者会上提到几个重点:
1、降息最早可能在9月时来临。2、未考虑过1次降息2码。
3、9月降息有3必要满足条件。
包括通膨如预期下降、经济成长维持合理强度、劳动市场保持目前现况。
市场开始降息,美债价格出现飙升,现在买美债ETF还来的及吗?该买短债?还是长债?若以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长债受利率影响会大过于短债...
▲▼玩股网债券ETF分析。(图片来源:玩股网,下同)以8月1日为例,美债20年ETF几乎涨幅在1%上下,如元大美债20年(00679B)、国泰20年美债(00687B)。
同样是降息脚步近了,你看富邦美债1-3年(00694B)、元大美债1-3年(00719b)反倒呈现跌势;最主要短债受到政策影响较大,长债则是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如通膨、利率。因此若受到美国开始迎接降息脚步,若你真要买美债ETF,选长债会较短债具优势!
短债、长债怎么分?
依据债券到期1-3年为短债、7-10年为中期债券、10年以上则为长债。与其因为降息因素而投资美债,有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得要衡量自己个性适不适合?
因为债券投资需要大资金、长时间与不断择低投入来拉高平均殖利率...也就是你必须本金够大、投入时间够长、且手头有闲钱能择低加码,这样才易见到效果。如果以操作飙股的心态,例如一年目标想要赚1倍...这种心态转换到债券ETF,就会非常痛苦!因为光耐心的消磨,可能未必过得去。
另外即便是降息,甚至开始启动降息循环,债券ETF价差可能也未必如你想像中的好赚!这怎么说呢?你必须了解债券投资的重要数据...例如「债券存续期间」,因此来探讨,利率每降低1%,债券价格会涨多少?就会更有概念。
甚么是存续期间?可以将它理解为持有债券的平均回本时间。
例如美债1-3年,代表平均回本时间不到3年就回本;美债20年则代表平均回本时间可能要拉到将近20年(所以才说商品适合有耐心的人)。
存续期间另一项主要功能:衡量市场利率变动!也就是利率每变动1%,相应债券价格预期会变动多少?假设存续期间为3年,每降息1%则债券价格上涨3%
我以美债ETF市值规模与成交量最大的2家,元大美债20年、国泰20年美债来比较:
美债ETF因为持有1篮子债券,依据比重会计算「平均有效存续期间」并且投信都会揭露此数据。
以7/31日元大投信与国泰投信所公布(每日会变),元大美债20年的平均存续期间为16.8年,国泰20年美债的平均有效存续期间为16.66年;也就是利率每降息1%,这2档ETF预期价格上涨16.8%与16.66%。
问题是美联准会预计9月降息不考虑2码,因此仅1码机会较大...
1码是多少?1码=0.25%,相当于25基准点...因此降息0.25%预计对2档美债20年ETF,价格上涨4.2%、4.165%
问题在于9月降息之后?
其实对于后市,每家看法不一,乐观如花旗,启动降息循环将连降8次;美国银行则示警,今年只降1次,那就是9月那次...实际上有关于利率预测,有在投资债券必须得要关注「联准会利率点阵图」
联准会是由理事会、12家联邦银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所组成,共19为委员可以投票(票委)。
因此利率点阵图中,每一个蓝点就代表一位票委的利率意见;若以2024、2025、2026、2027年,蓝点数最多的来观察利率走向...你的确会看到近几年会走降息趋势,这点没错!
联准会利率点阵图,公布时间为1季公布1次(3、6、9、12月中下旬),若相比3月所公布的点阵图相比,中位数则是有往上调动现象!
假设我们不看太远,就看19位票委预期2024与2025年...利率由5.125%降为4.125%,也就是说预期到2025年,降息刚好1%;若再加上刚刚2档美债20年ETF平均存续期间观念,2美债20年ETF价格上涨16.8%、16.66%,也就是说抱美债20年ETF抱到2025年,除了平均殖利率领债息外,债券价格约涨16.8%、16.66%。
所以在投入美债ETF之前,留意金融商品的特性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这点至关重要!若您的目标是打算1年翻倍报酬,投入美债你会抱得非常辛苦...
因为领息+价格上涨约20%出头...这离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若您资金量较大,也很有耐心,再加上手头的确有闲钱可择时加码...以长期的角度来抱美债,对应联准会降息趋势而言,不失为稳健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投资观点与纪录,并非建议。申购前自行评估风险,并详阅公开说明书。※
本文由「玩股网」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