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加速上车 催生“人才荒”

毕业季来临,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也引发高度关注。据工信部7月7日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与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点相比,专业人才的供给却未跟上产业发展的迅猛步伐。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近期更发文指出: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兴则产业兴。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需要及时与行业需求接轨。

现存缺口巨大

新能源车企多次上演“挖人大战”

新能源车企的“求才若渴”,从今年上演的“抢人大战”可见一斑。今年一季度,高合汽车刚宣布停工停产,众多新能源车企HR即闻风而至,第一时间冲进高合汽车江苏盐城工厂现场面试,其中一家车企更向700多名员工伸出了橄榄枝。在特斯拉被曝出在春招季给应届生发出offer后又单方面毁约后,蔚来和极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HR直接在社交平台表态,对这些被解约的应届生表示欢迎,希望他们能够投递简历加入自己的公司。小米为了快速造车,直接挖走了吉利汽车研究院前院长胡峥楠和其他20多名核心人员。

近年来,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人才荒”问题逐渐显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与此同时,超过百万的人才“缺口”正待填充。记者从某招聘软件上留意到,当下比亚迪招聘的岗位数多达9800多个,蔚来提供的岗位数多达2000多个。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科学布局、产能扩张和销量提升,包括生产、设备、维修、配件、汽车电商等在内的全产业的人才需求都在产生巨大的缺口。

多家招聘公司数据也显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很强。猎聘大数据统计显示,2023届应届硕士需求同比增长最快的新赛道中,新能源汽车排名第一,需求同比上升高达151.06%。脉脉高聘发布的《2023新能源汽车中高端人才趋势洞察》报告则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人才流入是人才流出的1.65倍。

人才“以旧换新”

智能三电研发工程师被热招

如果将目光看向如今的汽车工厂,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生产线已实现无人化智能制造。在火花四溅的焊装车间,只有机械臂在AI的精确控制下忙碌作业;在井然有序的总装车间,几千种零部件被机器人自动运输、装配……对传统制造生产线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少,那么汽车主机厂的人才需求在哪?

透过招聘平台上热门的汽车主机厂所招聘的岗位或可窥视趋势。记者查阅蔚来、理想等多家新能源车企的招聘官网发现,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人机交互、智能体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工程师等智能化专业岗位长期出现在部分车企的招聘列表中。同时,猎聘大数据显示,在博士应届生需求同比增长最多的新赛道中,排名前几的AI大模型、智能制造、新能源、芯片等都与新能源汽车有所相关。脉脉高聘则在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众多相关领域的共同发展,如电机制造及售后、电控系统维护及检测、电池保养及充电,充电桩建设及维护等领域,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上月曾公开发文感叹人才难招。他表示,在新能源方向的行业趋势下,各家企业都在努力寻求技术创新和优化,如电效率的提升、智能驾驶的算法优化,都需要大量的相关领域人才。

事实上,车企近年想方设法在加速人才“以旧换新”,以支撑其在创新技术研发上的人才储备。譬如特斯拉、理想、一汽大众、福特、广汽丰田等,近几个月来一边在大批裁员,一边则积极招聘新人。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传统的车辆工程学科,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追求智能化、电气架构等人才需求,在“降本增效”企业管理风向之下,“一边裁员一边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背后也反映出传统汽车人才过剩,新能源方面的汽车人才相对紧缺的产业趋势。

趋势变革

智能驾驶创新加速催生“AI人才荒”

“请友商高抬贵手,少挖我们的人!”在今年5月20日的AI Day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罕见地向同行“求饶”。据悉,以智能驾驶能力见长的小鹏汽车,为了持续提高研发团队的实力,今年已放话再招募4000名人才,目标是AI、大模型、智驾等方面的开发者。小鹏的“居安思危”不无道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才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工信部等部门则公布了2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鼓励探索国资平台、车企等多主体投资共建、联合运营的发展模式。“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动,正加剧新一轮主机厂对智能化人才的需求。”资深汽车分析师申强指出,新能源汽车正进入激战智能驾驶的关键时刻,谁家能拥有顶尖的智驾灵魂人物,组建出实力雄厚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或能先发制人,迅速占领市场。

据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的统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净缺口约为3.7万人。脉脉高聘人才智库数据显示,智驾工程师人才供需比仅为0.38。全球亦是如此,汽车智能化所需的电子控制,不仅需硬件开发者,也需更多软件开发者加入。据日本经济产业省预估,2025年全球汽车行业高级软件人才缺口将达到2.1万人左右。

业内观察:解决人才缺口需“产学研”齐发力

显而易见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解决巨大的人才供需错位。对于车企迫切期望解决当下的人才燃眉之急的需求,申强认为,车企也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与高校结合,培养和招募人才;第二就是从其他公司挖人才。

业内人士则指出,缺口背后暴露出人才培养机制滞后、政策和产业需求对接不畅等问题。“一方面,产教融合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同时,政策的导向性还不强,校企人才双向交流存在障碍。”张延华指出,尤其行业性培养滞后是引发新能源汽车服务技能人员短缺的根本问题。当前,业内已经形成了共识,持续加大以“产学研”多元多方协同育人,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短缺的突破口。

改变已在发生。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八大新兴产业之一,其相关专业如新能源汽车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在今年报考指南中备受关注。目前为填补电动化、智能化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和人才缺失的鸿沟,国内越来越多高校设立起新能源汽车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与企业、科研机构一起谋求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在“项目化”的动手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生态。(广州日报记者 邓莉、夏铭)

来源:广州日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