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星」际大战

陆快舟一号甲6小时内两连发,创航天新纪录。(中新网

卫星信号传速接近真空中每秒约30万公里光速,卫星信号是单点直联,而光纤通信信号传速约为每秒20万公里,且较远距离的光纤通信是多点串联,因此卫星联网商业潜力巨大。美国MIT在2020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中有卫星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构想在1994年由微软公司设立Teledesic(特立得西)提出,耗资90亿美元之后,因当时的科技瓶颈,又逢2000年的不景气,连提供卫星手机通信到的Iridium(铱星)与GlobalStar(全球星)都破产重整,特立得西也被取消,现在就连向执世界商用卫星通信牛耳国际卫星通信组织,也因技术不再合时于近日破产。后起之秀一网OneWeb公司刚发射了68颗互联网卫星,却因筹集的34亿美元资金不敷运转,而于2020年3月宣告破产重整。

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卫星互联网失败,而欧洲卫星通信公司Eutelsat于2000年前后、2011年ViaSat(维赛卫通)、2012年休斯网路等都已验证了宽带卫星互联网技术,可惜都未发展成功。

2015年开始的StarLink(星链),计划用其每颗重约1/4公斤,如小汽车大小的卫星,在2022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StarLink以一箭多星已发射了422颗卫星,计划将在2027年部署1.2万颗或更多卫星。

中国大陆在2016年提出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五大商业航太工程,其中虹云致力于构建一个由156颗小型卫星组网的宽带卫星互联网,2018年在武汉成立的国家级商业航太产业基地,想是用以支持这些商业航太工程的。

虹云工程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已在轨成功, 2020年5月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又把数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进行卫星物联网技术、卫星之间镭射通信技术、5G、AI以及低成本商业卫星平台的验证。虹云小卫星,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用户终端小型化高速化

卫星互联网的组网,中美各有千秋,中国的规模远不如美国的大,但在运载火箭上,中国似占上风。美国运载火箭猎鹰9号,经过85次发射的成功率为97.7%。中国快舟1号火箭经过9次发射的成功率为100%,但猎鹰9号仅能在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发射基地发射,而快舟1号是直接在其运输车上「随时随地」发射,有成本和机动性优势

科技突飞猛进,今天卫星互联网不仅要有特别适合的技术,还需充分资金和长期政策支持,运载火箭开发更需大量资源投入。中、美商用卫星互联网是争锋或共赢,尚难逆料台湾向以IT产业称着,两岸若能同心协作卫星互联网,善莫大焉。(作者太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