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獨創測量儀 實測養殖魚塭吸排碳量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团队自行研发全国唯一的碳排放测量仪器,并首度完整纪录台湾虱目鱼池与文蛤池在整个养殖周期的吸碳或排碳变化,研究成果近日登上国际知名期刊「总体环境科学」。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副教授黄蔚人团队研发碳排放测量仪器,并与同系的教授刘莉莲团队合作,实地量测台湾西南部虱目鱼与文蛤养殖池的碳排放状况,发现放苗、养成及收获期各阶段,与日夜不同时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浓度皆有差异。
团队发现,虱目鱼池在整个养殖周期均排碳,而文蛤池在放苗阶段吸碳,在养成中期到收获阶段转变为排碳。黄蔚人推论,这是由于文蛤养殖池没有额外添加饲料所致。
文蛤以藻类为食,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大于文蛤造壳时水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变化。但若文蛤池以人为调控方式添加饲料养殖,则可能会由于剩余饲料腐烂与生物分解作用后,产生二氧化碳而使水体转为排碳。
不过黄蔚人也指出,每个物种的个体生命周期、养殖方法及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碳排放计算十分复杂,细节仍在解析中。
黄蔚人并表示,除了养殖的水产物种特性与环境会影响碳排放多寡外,温度、风速和日夜不同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测量的结果显示,与夜间相比,白天风速较高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高,可据此制定更完善的养殖方式及减碳策略。
黄蔚人团队研发的测量仪独创水气平衡器,使用探针和管线在密闭的循环管路测量水气的交换情形,每10分钟纪录一笔空气和水平衡后的气体浓度,连续观测24小时以上,在一直循环的状态下将内外压力差做到一致。
中山大学今天新闻稿指出,中山大学海科系团队自主研发全国唯一的碳排放测量仪器,首度完整纪录台湾虱目鱼池与文蛤池在整个养殖周期的吸碳或排碳变化,并可提供即时监测资料,期望能以科学实据帮助致力科技养殖的渔民兼顾生计与生态,并作为政府制定碳排放政策时的参考依据。
中山大学表示,此创新测量技术搜集实证资料,可测量范围涵盖鱼塭、潟湖、河流及水库等水域环境的碳排放,应用层面广泛,研究成果近日获登国际知名期刊「总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