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攀登玩钱 冬季攀登K2是玩命!可夏尔巴人做到了
这锅真得编辑背,谁让他说,做户外旅行主题的文章,除了户外事故外,就属珠峰最抓眼球。
开头先点个题,这篇文章的内容和珠峰关系不大,主角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国际主流称之为K2)。
前几天,一支夏尔巴登山队终于把“冬攀K2”这件事搞定了。
2021年1月16日,全球唯一一座未在冬季登顶的八千米级山峰,终于第一次有人站在了K2的顶峰,一览冬日的雄姿。
足以载入世界登山史的一次攀登,而且极其耀眼。
借这个机会,作为“嘴登”和“梦游”户外玩家,斗胆聊聊这座传奇的“杀人峰”。
地球上,八千米级主峰的座椅中,共有14位大佬,统统居住在亚洲的土地上,更准确的位置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
我们尊称为“世界第三极”。
航班上部分拍摄,最尖的那位便是K2,供图/天书
若要答对全部14位的大名,得分率应该非常低。
中国主流视野中,天生自带光环的珠穆朗玛峰,注定是聚光灯下的宠儿。
以至于衍生出花巨额登顶珠峰,摇身一变秒成“探险家”,出书讲座打嘴炮……活成了一条励志的标杆。
话题收回来,其余八千米兄弟,脾气各异,生活倒也清静,偶有人类拜访。
历史上,14座八千米山峰和人类的爱恨史,精彩不已,纪录片和以此改编的电影层出不穷。
作为老二,K2的脾气被公认为全球最臭,没有之一,实在不好惹。
▶K2:中文习惯称之为“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昆仑山脉的扛把子。坐落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两侧皆有攀登路线。
因此,K2也是中国的第二高峰。
K2的别称,源于十九世纪,英国测量队在这里考察时对山峰的标记。
国际登山界公认的八千米级山峰中最难攀登的一座。
说来有趣,人类与八千米级山峰的第一次交集竟是k2,故事发生在1902年,欧美在世界上野蛮扩张的时期,英国登山家盯上了喀喇昆仑山脉,但他们显然是挑错了对手,仅仅止步于6000多米,攀登以惨败而告终。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8000米级攀登。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高海拔攀登必备的基本装备-冰爪,在那时仍未诞生。
此后的50多年,前仆后继的攀登无一成功。
20世纪50年代的攀登照片
直到1954年,意大利登山者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东脊成功登顶,这次攀登花了足足100天。
早期攀登资料
事实上,在世界登山风起云涌的20世纪,K2峰顶一直与国人无缘。
直到2004年,西藏登山探险队终于成功登顶,中国首只民间登山队成功登顶则是在2012年。
登顶者便是三位大名鼎鼎的中国登山家:杨春风,饶剑峰和张京川。
至今,有幸站在K2顶峰的人,全球仅有不到400位。其中约有25%的人在下撤过程中长眠于此。相比之下,珠峰的死亡率不超过10%,且人数众多。
高立,中国资深登山者,曾于2020年尝试冬攀K2。据他的介绍,“截止目前,中国民间仅十几人经过近20次尝试,9人成功登顶。”
冬攀K2途中,摄影/高立
坐拥恐怖死亡率,K2成了令登山者神往又恐惧的“杀人峰”。
徒步来到K2山脚的大本营,堪称是一条世界级的冰川山谷徒步路线。
喇昆仑山区是全世界低纬度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区域,全世界最好的冰川地之一。
供图/天书
供图/天书
六到七个小时的四轮吉普车路后,你将面临长达7-10天的徒步,行进约90公里。
当然了,背夫的存在,让探险者和徒步爱好者得以预留充足的体力。
冰川中穿行的背夫 供图/天书
5-9月内,由于升温和降雨,这条河谷将被河流贯穿,粗暴地拒绝着人类的靠近,只有7-9月,才是进山的好时机。
除此之外的日子,这里都被严酷的冰雪寒冬统治着。
冬季徒步在喀喇昆仑地区 摄影/高立
山谷的尽头,便是5000多米的K2大本营。
在这个地方,2019年,30年一遇的大雪造成了雪崩,瞬间消灭了一支登山队的大本营。
天堂与地狱交织的探险就此开启,摄影/天书
在大本营BC之上,还有4个前进营地,简称c1-c4,这是国际主流的高海拔攀登方式「喜马拉雅式登山」。
简言之,就是一点一点往山顶挪动。
Tips:每座山峰都有若干条不同难度和风格的攀登路线,并被以特殊的方式命名,这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和学术,不做详细的赘述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查。
摄影/天书
有人曾给过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如果说珠峰是走楼梯上帝国大厦,那夏季爬K2就是在寒冬的外墙中爬上帝国大厦。
穿越冰塔林 摄影/高立
大本营之上,陡峭的路线,只有很小的地方可以搭建营地。
没有山脊和岩壁的保护,就像在高速公路之间建造了一座房子,警惕着雪崩和落石的到来。
攀登的全程,登山者将遇到若干赫赫有名的boss级难关,登山者赋予了他们形象的称号。 “烟囱”便是C1到C2途中的一处,50米的岩壁中间仅存的一个短通道,三面岩石,另一侧则是天空。
烟囱
这样的难点不在少数。C2往上,暴露感极强的大岩壁、冰壁、高空风轮流登场,冻伤是常事。
手指和脚趾,这些脆弱敏感的部位是重点保护对象,僵硬事小,但为此截肢的登山者不在少数。
日本知名登山家-栗城史多,高海拔攀登中,由于手指冻掉,不得不截断9根手指。
当你在C4营地,约7800米位置时,恶魔的终极考验即将上演。
这会是前来朝圣的攀登者最艰难的几个小时。蜷缩在帐篷中等待好天气的到来。严寒、缺氧、暴风雪的三重夹击下,脆弱的身体已经透支殆尽,“熬”是一个再准确不过的词。
8000米往上,便是臭名昭著的死亡区。
“瓶颈( bottleneck)路线”
“瓶颈( bottleneck)”是终极的“鬼门关”路线。沙漏状的沟壑,近乎垂直的岩壁,布满冰块,且头顶悬挂着随时会坠落的几吨重的冰块,大部分登山者殒命于此,这不是玩笑。
事实上,在攀登的全程,登山者就可以看到各种残骸、破碎的衣服、装备等,他们从高山上随着冰川雪崩散落各处。
随着近些年K2的路线资料逐渐完善,登山者逐渐增多,“瓶颈”排队堵车也不可避免地发生。
因为,必经顶峰前只有这一条路。
而一个好的登山窗口仅仅只有2-3天,错过便是又一年。
喀喇昆仑山脉很少有好的天气,尤其是K2,它的天气无法测量,像一颗处在汹涌河流中的巨石,极端环境中一个不可控的旋涡。
如果遇到天气给个笑脸,登山队需半夜出发。
无论登顶成功与否,中午前必须下撤,否则将永远留在这里。
注意,这里可是在空气稀薄地带,高原肺水肿和更可怕的脑水肿在暗地里潜伏着,随时准备着致命的一击。
即使绝大部分登山者都会配备氧气,不管是因为高压的身体负荷,还是为了稀缺的救命氧气,行动迟缓不可避免。
“如果氧气罐用完了,您就可以闭上眼睛一秒钟,再也不会醒来。”一名登山者曾这样表示。
最后的百米雪坡行进后,K2峰顶触手可得。
保持耐心和毅力变得极为重要,因为在这里,一点错误的后果便是挂掉~
张梁登顶K2视频,来源/张梁
此时要恭喜你,完成了一半的夏季攀登路线,而接近1/4的的登顶者命丧回程的途中。
安全归来后的你,一定会暗自庆幸,总算没有碰到倒霉的「雪崩」。
至于冬季,难度要翻番,好几倍。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已经结束,载人登月不是梦想。
然而,这座山峰依然豪横地拒绝着冬天来的访客,历史上,共有六只顶级登山队伍扫兴而归。
K2的冬季攀登通常定义为2月底之前。
此刻,在夏季攀登的基础上,这些勇者还将面对:60km/h的大风,低至零下50度的气温,以及随时不期而至的暴风雪。
此次攀登队伍,来源 / MingmaG
2021年1月16日,这一天的荣耀属于夏尔巴!
领队是国际知名向导-Mingma G,曾五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两次攀登了K2峰,并且在30岁之前攀登了世界上所有8,000米的山峰。
夏尔巴人,被誉为人类登山家中的登山家。
没有这个高原民族天赋异禀的高山能力,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大概率仍是谜之所在。
每年登山季,全球各地的登山爱好者蜂拥而来,夏尔巴人为他们的“荣耀”之旅提供了向导、开路、物资、后勤、铺路、绳索修理等几乎全部的工作。
没有他们,便没有如今的八千米级商业登山的存在。
MingmaGf返程途中自拍
“这是一个骄傲的时刻,”Mingma G说,“我们所有的山峰最初都是外国人登顶的。因此,我们迫切希望在今年冬天登顶K2。”
“我们(夏尔巴人)通常不需要太多的适应,所以时间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唯一担心的是天气。”但这次,他们是幸运的,冲顶日的2天周期内,天气非常良好,1月16日的风力仅在20km/h。
据目前最新的消息,10名队员安全归来,但目前仍有8名在忍受着各种程度的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