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锐设计师张驰:留学重在培养审美

本站教育独家专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教育报道 张驰很忙,他正忙着“设计”《女神新衣》。

他被媒体称为“中国顶尖先锋设计师”;他拥有自主时装品牌“ChiZhang”。

《女神的新衣》是国内首档明星跨界时尚真人秀节目,节目由“24小时制衣+T台秀+竞拍”等环节组成。与张驰搭档的女明星张馨予。

《女神的新衣》节目筹拍之前,张驰接受了本站教育频道的专访。访谈中,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热衷于社交活动的人。

访谈中,他着重聊起了自己当年在意大利殿堂级学府——马兰欧尼学院(IstitutoMarangoni)留学时的体会、他对中国设计“理想”的憧憬与捍卫以及他对国际时装周的一些看法。

对于张驰而言,留学意大利,很大的收获是一种对审美的培养。“上学期间的每一件设计作品老师们都会尖叫着说‘太棒了’,真的,每次都是这样。这对自信心的灌输,非常有帮助。”

聊到“Chi Zhang”品牌的未来,张驰有自己的设想:要让中国的这一代年轻人为“Made inChina”以及“中国设计”感到骄傲,进而去消费它。“不要总是说国外东西就一定好,我希望能够改变国人的消费消费观念”。

这是张驰的个人愿景,有可能是中国设计师群体的共同命题。

关于留学

外籍老师擅长为学生“打气”

本站教育:网络上的资料以及一些媒体的报道,给你的定位涉及到两个关键词:先锋和新锐。你个人认可这样的概念吗?

张驰:如果大家是那么认为的话,我觉得就是那样的吧。对于我来讲,我的设计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一种自我表达。我对世界的理解就是用时装来进行最直接的表达。对于我的时装秀,我不会用特定的语言去描述它。先锋也好,新锐也罢,这些描述词都是留给观众的。

本站教育:你在意大利留学时,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内容给你印象最深,并影响了你以后的设计风格?例如学习环境或者教学理念

张驰: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对审美的培养,这是很大的收获。论成绩,我一直在我们班排第一,老师一直表扬我“太棒了”。上学期间的每一件设计作品,老师们都会尖叫着说“太棒了”,真的,每次都是这样。这对自信心的灌输,非常有帮助。当然,我对自己的设计,也一直非常充满自信。

本站教育:刚才你提到,在意大利留学时经常拿第一名。通常,针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会对其职业未来给出相应的建议。

张驰:在意大利,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国际学生的话,不可能经历这种情况。同老师关系非常好,那是在课堂上。下课后,我还是与同学们一起吃饭,没有那么多事儿。应该不像是在中国,老师会告诉学生以后应该怎么怎么样。师生之间可以是朋友,但是年龄并不一定代表着经验丰富。在时装设计这个领域,二十多岁的设计师的作品不一定比三十多的设计师作品逊色。每个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设计的作品是不一样的,感观也是不一样的。

关于社交

大品牌合作看重设计师品质

本站教育:我发现张弛先生比较热衷于社交活动。当社交活动结束之后,你还有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完成时装设计。在我看来,设计师终究还是以作品说话,而不是以社交活动来宣传自己。

张驰:你从哪儿知道我特别热爱社交活动的。

本站教育:看你的微博,自然就知道你热衷于社交活动。

张驰:是吗?

本站教育:OK,你不认同你热衷于社交活动的说法。那么,你目前会忙着进行时装设计吗?

张驰: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我的设计灵感是来源于生活,我接触到的人,我见到的事儿,我读的书,我参加的活动,都会间接影响到我的创作。我认为,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需要不断同外界交流,更好理解这个世界,再去设计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性的、市场化的设计师必须做的事情

本站教育:在采访你之前,我翻阅了很多报道你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一本杂志的外籍主编写的。文章中评价张弛时称“(他)展现了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吸引赞助商的能力。”路虎、雷克萨斯等品牌就赞助过张弛。这些大品牌看重张弛的哪些品质?

张驰:这个,我还真不知道,确实不知道。从品牌跨界的角度而言,其实,我觉得每一个大品牌,在找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做跨界活动时,肯定要发现这个人本身的一些特质,能够符合品牌所希望倡导的调性。可能这些大品牌觉得我身上有某些品质是符合品牌的调性。

关于设计

推崇中国设计不代表有龙有凤

本站教育:谈到灵感,你最近一两年的时装设计与环保理念紧密相连。这种灵感,让人想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糟糕空气环境。

张驰:对。2011年,我做了一场时装发布会。那时,北京的空气污染话题,很少有人去关心。那时,一想快到2012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嘛,我就希望操作一季与“世界末日”有关的主题时装秀。在那场秀上,所有的模特都戴着真实的防毒面具走秀。于是,在整个业界造成了轰动。在场的好多人对这样的细节依然记忆犹新。接下来的这两年,大家都在热议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很多网友戴着小的防毒面具,在社交网络上@我,说:你看,这像不像你时装秀上的防毒面具?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大家都把我跟防毒面具联系在一起,会认为防毒面具就是我?我周围的朋友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时候,我的时装品牌“ChiZhang”处在一个向市场化过渡的进程中。2011年1月,针对我和防毒面具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做了很仔细、很深入的研究。我也请了艺术家朋友、平面设计师朋友,与我一起探讨如何将防毒面具变成我的符号,变成一个可传播的、非常直观元素,与此同时,它还要具备时尚度。随后,我做了很多次的尝试,如果只是把这个防毒面具进行拍照,随后印到上衣上,它会表现得很生硬。它没有具备时装化的东西。时装化的东西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引入一些女性化的元素,例如花啊、草啊。具体设计时,出了很多很多的版本。试验了三个月之后,才做成现在这种有防毒面具元素的时装。

本站教育:有没有想过防毒面具之后,张驰时装设计的代表性元素?

张驰:说到我的设计,原来外界对我的了解是错位式的剪裁。不规则的剪裁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不过,这种表达是无法具象化的东西。但是,防毒面具就是很具象化的东西。我觉得,“Chi Zhang”这个品牌的未来调性,就是这种具象化的表达。

我是北京人,我更多传播的是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中国制造。我们品牌未来主要的一个Slogan,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主心轴,就是“中国制造”。这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就拿现况来说,我们的高级时装一直处在一个洋务运动的“崇洋媚外”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国外的就一定好,面料要国外的。搞得设计师现在也用英语名。从我的角度来讲,我是极力想改变这种状况。

我觉得,中国文化本身、中国文字以及汉语拼音,可以做得很时髦。这些是未来的“Chi Zhang”品牌发展的主调。我要展现中国新生代的创造力。我推崇的中国设计,不是有龙有凤有刺绣的那种,而是展现新时代,是21世纪的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交融

关于时装周

评价国外时装周要有自我思考

本站教育:张驰先生刚才说到一个现象:当今的一些国人一说到面料就想到国外的面料,一提到设计就想到国外的设计,一聊到时装周就是国外的时装周。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也有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留学经历,如果没有这段留学经历,可能在中国时装设计界就没有张驰这个人。那我也可以说,张驰先生也是比较崇尚西方教学的。

张驰:我是这么理解的,即我们现在的这种审美,我们现在的这种服装审美是被西方统治的,对不对?你(指采访张驰先生的本站教育特约主笔方李敏)现在穿的这个Polo衫设计以及品牌,都是美国的。这不是中国式的东西。这是现实。

不过,说到留学,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这并没有错,因为人家确实有先进的东西。你只有学习当下先进的语言、先进的思想、先进的世界观,你才能设计好的东西。我是中国人,我是北京人,我很小的时候走出去,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受到西方世界观的影响,接受西方美学的熏陶。当两种不同文化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我就会去思考。一定要知道我们什么地方是弱的,什么地方是强的,于是,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但这不意味着只会崇洋媚外。

本站教育:中国的媒体越来越关注国际时装周。作为设计师,你怎么理解国际时装周?你会借助国际时装周,来为你的时装设计寻找一些帮助性的元素吗?

张驰:肯定会。很多人去时装周这事儿,不能与崇洋媚外划等号,所以不应该去鄙视这些参加时装周的中国人。但是,还要说的是,去了时装周,也并不是一件让人自豪或者让人充满骄傲情绪的事儿。去学习是好的,不过,还要回过来看看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改进自身的时装设计。

我们要思考自身怎么能够发展,如何实现进步,而不是一到那儿就认为国外的就是好,我们中国的都是“屎”。我面料一定是国外的,即便用了中国的面料,也说用的是国外的面料,这就是特别可怕的事情。

我觉得去时装周,去看“高定”,都很好。确实,我刚才说了,他们的思想和设计理念,的确很先进。我们中国的媒体多去国外看,把这些新鲜的资讯带给关注时尚的广大中国年轻人。信息越来越开放,我觉得特别好,这个是要肯定。然而,不能误导性地说,国外的时装周或者设计就是“神”,中国的都是“屎”。我一直强调的是,评价国外的东西,一定要有个度,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知道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