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谷论坛》祖国三重论:台湾五大族群的归宿(陈复)

赖清德在国庆晚会致词时喊出祖国论,引发热议。(图/本报系资料照)

中文里「祖国」这个词汇相当晚出,《明史‧西域传》说:「默德那,回回祖国也,地近天方。」这是指祖先居住的国度,而且本来跟中国人自己无关,特别用来指居住于中国的外籍人士祖先生活的地点。按照《教育部国语辞典》对这个词汇的说法,「祖国」就是祖籍所在的国度,祖籍则是指祖先的原籍。《中文大辞典》却反映出这个词汇的歧异性:「凡先世所居或己身所生长之国曰祖国;侨居他国者,亦称其本国曰祖国。」这使得「祖国」既有可能指祖先居住的地点,或有可能指自己生长的国家,更有可能指侨居他国时对本国的称谓。

其实,即使是英文,都有「fatherland」、「motherland」与「homeland」三个不同的英文词汇在指称「祖国」,怎么使用都各有一套说法。这个词汇在中文会被大量使用,还是跟数十年来敏感的海峡两岸关系有关,台湾与大陆的政府各自在争取海外侨胞的民心,我还记得童年时期电视台记者在双十国庆常会讲「欢迎海外侨胞回到自由祖国来」,解严后,台湾慢慢不使用这个词汇了,反而是大陆开始使用这个词汇呼唤台湾人来「回归祖国」,由于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使得「祖国」这个词汇逐渐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思。

当国庆晚会在台北大巨蛋举办,赖清德总统在致词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过完75岁生日,中华民国就要过113岁生日,就年纪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反倒是中华民国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以上民众的祖国,不过,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落地生根已75年,不必再去谈这层关系。」这段谈话乍看对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自都充满善意」,并且在阐释「中华民国是我们的祖国」,重点在指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种角度其实更在撕裂中华民国人的祖国认同。

当前在台湾社会的五大族群,当然应该要有自己的祖国认同,只是这种祖国认同需要经过细致的诠释。哲学巨擘傅伟勋教授生前主张「创造的诠释学」,其指出:「实谓」是指本来已说的意思;「意谓」是指厘清实质的意思;「蕴谓」是指合理蕴含的意思;「当谓」是指应该要说的意思;「创谓」是指现在会说的意思。赖总统是中华民国的总统,对于守护《中华民国宪法》具有理所当然的权责,当我们拿这「五谓」的角度来解读赖清德总统的看法,对比《中华民国宪法》的实质内涵,相信很简单就能看出赖总统在国庆晚会致词内容的正误。

中华民国创立于民国元年(1911),其宪法公布于民国36年(1947),这些时间都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民国38年(1949)的建政,但不论是《中华民国宪法》条文中的「实谓」、「意谓」与「蕴谓」,并没有任何内容在讨论自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具有隶属的关系」,赖清德总统却完全截断前面根据宪法文本的合理诠释,直接从「当谓」的角度来说「不必再去谈中华民国具有在大陆这层关系」,其真正想谈的是「创谓」,意即其借由总统府幕僚人士跟媒体记者表示:「已经没有国共内战这件事情,中华民国是台湾」。

因此,当有人表示赖总统的国庆晚会致词充满善意,这是没有意识到诠释学中任何「当谓」与「创谓」都要来自对「实谓」、「意谓」与「蕴谓」的完整了解,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谓),其主权范围在全中国(意谓),前两段内容系「中华民国尚在大陆时就已制订于宪法中的本来义理」(蕴谓),赖总统全然不顾这三段诠释,自己不在国庆晚会出席唱国歌,却在唱完国歌后,像是个嘉宾出席晚会致词说:「我们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要爱我们国家。」但根据其「当谓」与「创谓」合理来观察,赖总统爱的国家并不是中华民国。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来面对现实,才是我们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的现实该有的合理态度。有记者说,赖总统「向中国递出善意橄榄枝」,从五谓诠释学的角度来合理评估,这是完全错误的解读。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我们的「当谓」应该是「中华民国是中国」,其「创谓」自然就要根据这个「当谓」合理诠释成「中国是我们的祖国」,但,因中华民国的治权目前只局限于台澎金马与南海诸岛屿,这是国共内战后带来的现实处境,使得生活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人,自然还可同样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再「创谓」表示「台湾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知道:中华民国自来具有「中华性」与「民国性」,两者有如一体两面的共生,彼此唇齿相依,「民国性」就是指民主政治,这就是《中华民国宪法》赋予我们的宪政权柄;「中华性」则是指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其「中」是指「内圣」,「华」是指「外王」,「中华」就是内圣外王的精神意态,这种意态跨越地域、血缘、宗教、语言与风俗的区隔,整合出来的复合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其探讨与实践出来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依循着中华文化而能发展出学统;依循着中华民族而能发展出道统,结合这种学统与道统,就会有中华民国的法统。

「道统」是让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的智慧泉源;「学统」是让中华文化能继往开来的知识根源。「中华性」这种兼容并包的视野,就来自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的胸怀。台湾五大族群人民既然都是中华民国的国民,而中华民国的法统就建立在结合中华民族的道统与中华文化的学统而有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五大族群共同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日常过着中华文化的生活,自然在面对「何谓祖国」这一议题,就会有符合这个角度该有的回答。敝人在这里要阐释有关台湾五大族群的「祖国三重论」,来让大家共同的精神归宿获得清晰的梳理:

首先就是民族祖国,这是指父系祖国(fatherland),意即孕育中华民族这一道统的中国,这个祖国依凭着智慧而凝聚出中华民族,使得中华民族与人类其他民族最大的差异,就是区隔「我族」与「异族」的标准在智慧,只要行事不按照内圣外王的态度来修己安人,那就是精神意义的「夷狄」,只有行事按照内圣外王的态度来成己达人,那就是精神意义的「华夏」,因此,这种中华民族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真正意义的「聚民成族」,只要能让智慧获得凝聚,其人民的集合称谓就是中华民族,其环境就是我们的祖国。

再来就是民生祖国,这是指母系祖国(motherland),意即孕育中华文化这一学统的中国。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实属阴阳两仪在交替循环,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刚性硬体;中华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柔性软体,面对无数的苍生,如何让大家安和乐利的生活,这种智慧的构思就发展出中华文化,其文化的实践就能凝聚出中华民族,但中华文化的实践过程需要将智慧转成知识,这就要像《易经.系辞上》说的「开物成务」,意即开通万物的道理,使得人事各得其宜,这就要将智慧转成知识,让大家过着有文化的生活,其环境就是我们的祖国。

能让人安身立命的环境,就是我们的祖国。但安身立命并不是拿个人幸福做单位,而是家庭幸福做单位,中国人素来最重视家庭关系,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就是实践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场域,当人不能在日常生活做到「修身,齐家」,就无法谈「治国,平天下」,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不应该从人口头表示的认同来做标准,而应该从其行事风格来做判断。人如果不重视家庭生活中的「团体我」,呼唤彼此来凝聚中华民族就变得毫无落脚点,中华民族的道统与中华文化的学统是中华认同的两大基石,彼此具有阴阳互补共生的关系。

最后就是民权祖国,这是指乡土祖国(homeland),意即能让前两者永续发展的公共场域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民国的「中华性」,来自凝聚中华民族来实践中华文化;其「民国性」则是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变成具体的纲领与制度,这就是借由《中华民国宪法》来呈现的法统。因此,《中华民国宪法》能落实民权的场域就是我们的祖国,对于生活在台湾社会的五大族群来说,中华民国主权范围所在都是我们的神圣乡土,中华民国的治权范围所在则是我们的实质乡土,生活在神圣乡土与实质乡土上的子民都是我们因宪法而获得凝聚的同胞。

因此,台湾社会五大族群的祖国在哪里?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但这个中国是依据民族祖国而构成「中华民族的中国」;依据民生祖国而构成「中华文化的中国」;还有依据民权祖国而构成「中华民国的中国」。只有道统、学统与法统共同整合,「三统交融」于社会中,中国人才能视作「回归祖国」,活出民族有尊严、民生有乐利与民权有保障的人生。当前的中华民国受到极大的威胁与侵蚀,使得中华文化日渐消失,更令中华民族横遭解构,但我们不能因台湾社会当前的乱象而遗忘自己的祖国,更要想办法修复与挽救我们共同的精神归宿。

(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