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让孩子善于观察

观察是孩子认识大千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孩子智力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孩子各种能力的前提。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个年龄段,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可以为他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观察是聪明的眼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聪明,更谈不上成才。细致是培养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的根本,全面是观察的基本原则,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

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没有把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作为重点,从而间接地阻碍了孩子思考能力的提高。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习惯,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善于观察,对各种事物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都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观察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晚上,牛顿仔细观察着天空,他在想这些大大小小的星星为什么能够跟月亮一样挂在天空,不像其他东西一样会掉落下来呢?开普勒说,星星、月亮都在天空转动着,牛顿就会想,那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刮大风了,狂风旋卷着沙石,人们都躲进了屋子里,牛顿却冲出屋子,独自在街上行走。一会儿,随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他要实地观察顺风与逆风的速度差,到底有着何种本质的差别。

家长要培养孩子像牛顿那样,通过观察看清事物的本质。比如,孩子在观察爸爸的时候,不仅要让孩子观察爸爸的言谈举止,还要让孩子通过这些举动来探索爸爸的内心世界。孩子观察大自然,不仅要让孩子注意到花草树木、气温云彩以及鸟类的活动、土壤的变化,还要从这些变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哪些景色是寒冬来临的预兆……

家长在培养孩子观察力的过程中,还要让孩子善于观察。着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培养孩子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给孩子善于在观察中探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培养孩子更好的观察能力,要让孩子做好观察的准备,特别是有关知识的准备,以便让孩子看得懂;同时要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认识事物。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他最熟悉的、最喜爱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容易辨认的事物,激发孩子积极观察的强烈愿望。

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就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

顺序观察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先后顺序,比如说孩子本身,孩子从小长到大,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孩子认识到事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让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使孩子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有顺序地观察,能使他们有条理地思考,达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一般来说,观察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

综合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相对顺序观察法来说的,综合观察法是要让孩子通过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以达到对观察对象全面正确地认识。

动静观察法

这种观察方法是让孩子观察得更全面。动态观察指按先后顺序或方向、位置观察物体的变化;静态观察指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建立基本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法则。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动静结合观察法,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反复观察

在观察中,即便是对同一种事物进行反复观察,也会有新的发现,就像牛顿一样,在反复观察中探寻事物的本质。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孩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种方法的持久性,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敏锐性、细致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对科技的兴趣具有独特作用。

重点观察

要让孩子学会去观察事物的重点,因为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是孩子要观察的重点,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种观察的方法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对比观察

有比较才知道好坏,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让孩子知道事物是好的还是坏的,从对比观察中让孩子进行分辨,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让孩子观察一朵尚未开放的花和一朵即将凋谢的花,让孩子在比较中探寻事物的真相,提高孩子的知识,增强他的观察力。

开阔孩子的视野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就要让孩子多观察,打开孩子观察的视野,给孩子提供广阔的观察空间,因为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呆在家中,身边就只有家庭这个小小的环境,观察力必然受到影响。

当孩子的观察范围开阔了,看到一种现象时候,孩子就会说出很多与之有关的知识来,而那些经常处于狭小视野里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这与孩子知识学习的情况有关。知识学得扎实,道理融会贯通,观察问题就比较深刻。可以说,观察力基于知识与经验,而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与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鼓励孩子多提问

有问题才能有发现,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才能使孩子增长知识,不要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心灵深处绝对不是一片空白,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常常会向家长提出一串串精彩的问题,如“叶子为什么会在秋天掉落?”“太阳为什么每天都从东方升起?”等等。也许在家长看来,这都是一些无聊、可笑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孩子通过观察来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有时候,家长会因为一些事比较忙,没时间给孩子解释他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对孩子也表现得非常厌烦,还在言语上对孩子进行呵斥,殊不知,这样会大大打击孩子的兴趣,会让孩子觉得观察没有什么意义,挫伤乃至磨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与思考。应该明白,当孩子提问时,正是孩子求知的好机会。鼓励孩子提问,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并非必须立即把每个问题的现成答案告诉他们。

让孩子找到观察的好方法,培养他善于观察的习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尽情地去探索观察,去发现大千世界的奥秘,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优秀人才的条件。

第37章 有兴趣,孩子才会更聪明第43章 从小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偏差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惧心理第61章 把观察也当成一种习惯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第8章 培养孩子的天赋就要抓住好方法第54章 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第56章 热爱劳动就是好孩子第60章 要抓住特征观察第66章 找到规律,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第54章 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第52章 自己学会吃饭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偏差第6章 教育就要从3岁开始第45章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偏差第20章 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第12章 不要让小孩子成为“大胖墩”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习惯第8章 培养孩子的天赋就要抓住好方法第22章 表扬也要懂艺术第48章 让孩子不再“任性”第19章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第54章 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第34章 “读”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语言第10章 调节好饮食,给孩子最棒的身体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出来第58章 让孩子善于观察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出来第22章 表扬也要懂艺术第62章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第65章 会做游戏,更会创造第3章 3岁,超强的学习能力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20章 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第63章 把家庭当作创造力的摇篮第10章 调节好饮食,给孩子最棒的身体第64章 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创造第69章 记忆力要激发第49章 让孩子勇敢起来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60章 要抓住特征观察第17章 沟通,做孩子的朋友第54章 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第1章 3岁,无限的潜能第61章 把观察也当成一种习惯第3章 3岁,超强的学习能力第3章 3岁,超强的学习能力第58章 让孩子善于观察第7章 3岁蕴藏巨大的语言天赋第11章 给孩子一口健康的小白牙第47章 让孩子拥有乐观的性格第35章 “写”出更美好的语言第4章 3岁,健康的身体第22章 表扬也要懂艺术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47章 让孩子拥有乐观的性格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偏差第5章 3岁,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第37章 有兴趣,孩子才会更聪明第69章 记忆力要激发第17章 沟通,做孩子的朋友第17章 沟通,做孩子的朋友第64章 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创造第56章 热爱劳动就是好孩子第29章 天赋也是一种智力第29章 天赋也是一种智力第1章 3岁,无限的潜能第14章 饮料再好,也不如水第5章 3岁,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第3章 3岁,超强的学习能力第47章 让孩子拥有乐观的性格第61章 把观察也当成一种习惯第3章 3岁,超强的学习能力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第2章 3岁,天才般的大脑第54章 让孩子学会上厕所第37章 有兴趣,孩子才会更聪明第66章 找到规律,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第23章 家长错了也要道歉第37章 有兴趣,孩子才会更聪明第20章 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惧心理第47章 让孩子拥有乐观的性格第19章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第38章 小小年纪也有心理障碍第58章 让孩子善于观察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37章 有兴趣,孩子才会更聪明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第14章 饮料再好,也不如水第64章 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创造第43章 从小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第11章 给孩子一口健康的小白牙第26章 别人什么都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