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回家乡 孟林有情敬老院 姐弟相逢

第三十三章

回家乡 孟林有情

敬老院 姐弟相逢

夏季,对于南方来说,是非常难熬的季节,可是在北方,人们过惯了寒冷的日子,冷不丁热起来,也难以承受。没到中午,北阜市的大街小巷,已经是热浪滚滚。摄氏零上三十多度的高温,炽烤着大地。街上已经很少有过往的行人了。北方人不惧寒冷,更怕炎热。

市政府大楼的办事机构里多数打着电扇。重要部门还开着空调。就在这时,市政府办公室进来了两名尊贵的客人。这两个人都不简单。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民间的;一个是有职权的,一个是腰包里有钱的。他俩来的目地虽有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一个人是来探亲的,一个是寻亲的。由于事关重大,市政府办公室正副两名主任,分别接待他们。

来探亲的这位,是上海市新兴区殡葬礼仪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应市政府邀请,前来帮助指导殡葬礼仪改革工作的。市政府领导在内部参考的简报上,看到了上海市新兴区殡葬改革的做法,很有创意,既符合政策规定,又深得民心,就想派人学习经验。新兴区殡葬改革委员会非常热心,说不用派人来上海了,他们派人去东北。他们的一位副主任老家就在北阜市,他去帮助工作的同时,连回家探亲都有了。他们派的这个人就是孟林。

孟林在上海主持殡葬活动,可以说影响既广泛又深入。上至政府首长,下至地痞流氓;老至白发苍苍,少至“活裤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孟林名气大了之后,引起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感到,殡葬礼仪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但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任何人都离不开的一项民间活动。生老病死、人皆有之,也是人知常情。如果这个事情弄不好,造成铺张浪费不说,还要助长封建迷信的蔓延。甚至使人们的信仰移位。

鉴于多方面的考虑,政府决定成立殡葬改革组织。对现行的殡葬礼仪进行改革,打造符合新时期要求殡葬礼仪规范。可政府官员根本不懂殡葬礼仪的内部情况。如果没有一个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又懂得殡葬礼仪的知名人士出来签头,很难开展工作,更谈不上改革了。他们想到了孟林。尽管孟林不是上海人,但是他们所用之材。就把孟林请去。政府官员和孟林经过多次对殡葬礼仪改革必要性探讨以后,政府成立了殡葬礼仪改革委员会,主任由政府官员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孟林担当。

孟林到任以后,没有辜负政府的厚望。他认真阅读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规定,结合民间实际情况,很快就拿出一套殡葬礼仪改革方案。方案作的很详细。既有政策性、又有人情味,也便于操作。孟林把逝者从死亡开始,一直到安葬完毕的整个流程,全部进行了改革。

按照新方案的要求,医院不再作为死者的停尸地点。患者确定死亡以后,直接送往火葬场。这样大大减轻了医院的压力,也使其他入院患者不受干扰。同时,减少了祭奠活动的次数;追悼会由火葬场方统一主持,支宾不再主持追悼会,只负责召集来悼念逝者的亲戚朋友;免除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叩拜。来宾对死者默哀、鞠躬即可;送葬车辆不准在任何区域抛洒冥币、纸钱;一切需焚烧的物品,都要到焚烧场统一烧毁;亲戚也不用披麻戴孝。胸戴白花、臂戴黑袖标即可等。

孟林对殡葬礼仪很多细节都作了改进。包括主持人不许收红包、费用由礼仪公司统一办理等。领导看完这套方案后很满意。他们认为,这些举措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殡葬礼仪改革工作就前进了一大步。

经过研究做出决定,区政府下达文件,由殡葬礼仪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孟林,组织白事支宾学习文件、付诸实施。相关部门协助执行。孟林他们这些支宾们,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以后,成效显著。这样一来,民间的殡葬活动,不仅有了政策依托,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孟林不光是民间的孟大支了,现在成了赫赫有名的孟主任、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了。一般的殡葬活动,他都无须亲自到场,由徒弟们到场就可以了。只有重大的、较大的,具有影响的殡葬,他才亲自指挥。孟主任一旦出任主持,大家都自知轻重。

孟林有了闲暇的时间。他时常想回东北老家一趟,探望父母和妻儿。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跟领导说了。恰巧,正赶上北阜市来电话,这才派孟林前去传经送宝。同时也促成他回东北探亲的心愿。孟林把工作上的事儿,交待给徒弟们,只身回东北了。

一路上,孟林幢景着家乡的变化。几年过去了,家乡不知道什么样子了。过去的小平房是否盖起了高楼大厦,弯曲的小路是否铺上溜光的柏油;爸妈是不是都老了,体格能否还像过去那样硬朗;庞云还上班吗?不知道忙还是不忙。儿子怎么样了?长得像谁?活泼可爱吗?孟林的旅途无心观赏沿途风景,脑海里几乎都是家里的往事和美好的向往。来到北阜市后,他忙于工作,一直到下班时间,才得以脱身。北阜市办公室领导安排他的食宿,他谢绝了,说家在这里,急着回家。

当晚,孟林先回到父母家里。看望二老和未曾谋面的儿子。二老见到衣冠楚楚的孟林,又听说是市领导请来指导工作的,心里非常高兴,母亲特意炒了几道好菜,来迎接儿子回家。孟林向二老讲述了这么多年的坎坷经历,又道歉自己没有尽到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义务。父母也很心疼儿子遭此大罪。一家人一直很晚才休息。孟林想让儿子跟自己一起睡,儿子见他眼生,说啥不肯,孟林只好作罢。

次日,孟林来到市政协小会议室,給北阜市民间殡葬礼仪的大小支宾们传授了上海市区改革的经验,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一直到晚上,才来到矿区住宅找庞云。庞云没在家,庞云的儿子和周枫都在初中住宿就读。他听邻居们说,现在庞云不在矿里上班啦,去了于凤琴和马向峰开的小酒店打工。他就来到了小酒店。店里只有一桌散客就餐,庞云在前厅打理。

庞云一看又来了一位客人,就忙过来迎接,打远一看像来了一个大干部。走到近前,一看是孟林,乐得她连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连忙说:“你啥时候回来的,怎么也没吱一声。”孟林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就移步到酒店犄角的小桌旁坐下来。他不想让于凤琴知道他来。庞云忙凑过来。孟林说:“你什么时候下班回家?”庞云回答:“快了,一会儿杨末丽来接替我”。

庞云的话音未落,杨末丽就走了进来,她一眼就认出孟林。扯开嗓门叫喊道:“好你个孟林!这么多年没露面,真出息了。”于凤琴听得清楚,她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急步走了出来。一看,果真是孟林。就笑着说:“听说孟老板在上海升官发财了,有啥好事,别把咱们姐妹给忘了。”孟林忙站起身来,笑着说:“出去这么多年了,想大家了,今天我来这里请客,有啥好吃的抓紧上,我来买单”。

孟林本想不惊动大家,和庞云一起悄悄地回家。弄到这个份上,只好就坡下驴了。他想,干脆把郑方同和马向峰他们都请来,好好的喝一顿。没料到,他们都回红旗镇开敬老院去了。孟林只好先请他们这三位女将了。

饭店的客人,吃完饭走了。暂时没有客人。四个人坐满了一小桌。边吃,边喝,边唠。孟林把这次回来的基本情况跟大家一说,几个人都觉得孟林很了不起,对他刮目相看了。特别是于凤琴浮想联翩。在农场时要是自己先下手,岂不是跟着孟林享清福了。她喝一口酒,看着庞云笑嘻嘻地说:“人家庞云可真有福气,现在都已经是官太太了,说不定哪天就去上海了。”杨末丽说孟林:“一个青年点的时候,没看出你有这么大能耐,我家马向峰知道你当了这么大的官,还不得气迷糊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笑到很晚。

喝完了酒,孟林拿出五百元钱,悄悄地放在于凤琴酒店的柜台上。就领着庞云回家了。回家后孟林听庞云讲述儿子的情况和她矿上的事儿说:“我在外面吃苦,你在家里遭了罪。听王欣说你生孩子的事,我都心疼死了,没有办法,当时我在上海还不如你呢,就是一个要饭花子。差不点没冻死了。幸亏王欣,我才有今天。我想明天去红旗镇一趟,去看看他们。如果郑方同那里还行,你就别在酒店里工作了,去那里谋一份工作。”庞云知道酒店不景气,也很同意孟林的想法。

孟林的出差办完事之后,就和市领导说,去红旗镇敬老院看看,同学和朋友都在那呢。办公室主任亲自陪同孟林,坐着轿车来到敬老院。来前,主任和红旗镇打了招呼,镇领导赶紧打电话通知了敬老院,郑方同和李丽蒙他们热情地接待了上级领导。

孟林见了郑方同,几步上前热情拥抱。在一旁的马向峰虽然很眼气,也不好说啥,就和孟林握了握手。孟林主动的和李丽蒙等打了招呼。特别是见到了小李,还感悟的掉了两滴眼泪。午餐的时候,孟林了解了一下敬老院的情况后,就当着市、镇领导的面说,他回上海后,准备和领导请示,能否以对口帮扶的名义,向农场敬老院投资,扩建成一个大一点的养老机构。大家听到后喜出望外,特别是郑方同更是兴奋,他拍了拍孟林的肩膀说:“老同学,这回就看你的啦。”孟林回答说:“你放心吧!这事大有希望。”孟林考虑到上级领导工作的繁忙,对他们说,今晚他不回宾馆了,住在敬老院,和同学,朋友们唠唠家常。

领导们走后,孟林打听其他同学的情况。小郝知道孟林来,当着领导的面,没敢出来,怕带来难堪。领导一走,他上桌告诉孟林崔淑芬的情况,孟林听说崔淑芬被送进精神病医院,非常惊讶。就埋怨小郝,不该把崔淑芬照顾到精神病医院去。他打听到医院的位置,决定临行前去看望她。

席间,孟林提议,把于凤琴那个不景气的小酒店关张,租出去,庞云他们几个人都来敬老院食堂就业。李丽蒙一听,孟林说的话很有道理,他们几个人都有餐饮服务的经验,应该没啥问题,食堂也缺人,要不然还想把他妹妹,妹夫找来帮忙呢。郑方同也很赞同。大家唠到大半夜,才各自回房休息。

孟林来东北才几天,上海的电话就不停的催促他回去,也确实有许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办理,没办法,孟林只好准备启程。临行前,他来到了精神病医院。来到病房后,看到了坐在牢笼般病房里的崔淑芬。只见她身穿白色底、蓝条图案的患者服,头发散乱,目光呆滞,光着脚,在哪儿一动也不动。就喊了一声:“崔淑芬!”小崔先是愣了一下,她觉得叫她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又不是小郝。抬头一看,站在铁栅栏外边的这个西服革履的男人,不是孟林吗!

崔淑芬不顾一切的哭喊着、趿拉着托鞋奔过去来,双手抱住孟林的头,喃喃地说:“你可来了,这些日子我总是在想你,你快救我出去,我实在是在这儿呆不了啦。”孟林一看崔淑芬这般模样,心酸的流下眼泪。不管是明的暗的毕竟是夫妻一场。人常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他不想让小崔再受这种折磨了。

孟林向精神病医院的院长了解了一下小崔的情况,决定带小崔到上海去治疗。由于孟林有市政府官员陪同,信任度高,院长就和孟林办理了出院手续,同意孟林把崔淑芬领走。临走前,医院还派人带崔淑芬洗了澡,给他换上来时穿的衣服。

一路上,孟林与小崔谈唠,认真的了解了崔淑芬的实际情况,他感到小崔的病并不十分严重。孟林在上海市心理疾病康复中心有熟人,那里的条件非常好。他要以小崔是他前妻的名义,把小崔送到那里去,通过环境的变化,调整心态,小崔的病也许能够彻底康复。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接待的另一名客人,是台湾同胞的商人。他是来北阜市寻亲的,早年他出生在明县。解放前是眀县有名的大地主家少爷。年少就跟台湾的亲戚经商,做粗布生意。他在台湾有一个很大的铺面。土改后,爹妈过世,土地房屋归公,他就没回来过。在他的记忆中,上边有个姐姐,年龄很大没有嫁人,后因与一个长工私通,被家里逐出家门,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形势变化,人老了思乡心切,想寻找他在大路的唯一亲人。他要找的这个人,就是明小姐。

明小姐被敖杆村干部送到农场敬老院后,她看到这里的一切,比自己想象的好的多。她从小读过书,是一个有文化、有品味的老太太。没过多久,就成了敬老院的活跃分子。她会弹奏乐器,特别是会打洋琴。她还识简谱,常给老人们演奏歌曲。在她的带动下,有点音乐功底的老头子、老太太们,操起二胡、拿起笛子、打起小鼓、吹起唢呐,大家凑在一起,时常演奏一、两段曲子。

郑方同、李丽蒙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因势利导。就给老人们买来各种乐器,置办了统一的舞台服装。成立了“夕阳红小乐队”。队长由明小姐担任。敬老院还特意从县里请来了音乐辅导老师。每天晚上,乐队的队员们,吹拉弹唱,都要热闹它一、两个小时。演奏的曲目也越来越靠谱、越来越有品味了。时间一长,小乐队出了名。镇上、县里举办一些活动,还特意请“夕阳红小乐队”前去助兴呢。人家给老人们报酬,他们不要。实在推不掉,回来交公。郑方同让他们自己留着,作为活动经费。

台商明老板把自己要找的人的具体情况,向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作了详细介绍。副主任联系明县有关领导。县领导派人查阅了县志,确有记载明家大地主的情况。因为他们家土地广、房屋多,又是没有血债、最早摘帽的地主,在土地改革时影响很大,县志做了详细记载。连地主家大小姐嫁给敖杆村佃户家张四都有痕迹。副主任责成县领导立即调查张四家的情况。

县政府工作人员没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事儿搞定。汇报给副主任。张四和儿子在一次自然灾害中过世,明小姐一直守寡,去年进了红旗镇农场敬老院。副主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明老板。派车、并亲自陪同前往敬老院。郑方同、李丽蒙他们得到信息后,真是有点懵圈了。大家调侃地说:“咱们这个敬老院怎么跟市政府干上了!前些日子,办公室大主任陪孟林到访,现在办公室副主任又陪台胞来寻亲,这才叫好事成双哪。”

郑方同安排他们姐弟俩在小会议室见面。这个地方也是“夕阳红小乐队”活动的场所。可也是,他们敬老院房屋紧张到现在这种程度,再也拿不出更好的地方让他们姐弟见面了。

姐弟俩一见面都愣住了。相互看了半天,谁也没说话。郑方同心里想,是不是搞错了?可又一想,不会,绝对不会,眀县不会再有第二个明小姐了。看样子明小姐对这个弟弟有些生疏,而明老板对他这个姐姐记忆颇深,姐姐长得丑是出了名的。更主要的是他小的时候经常跟着姐姐玩耍。由于他年纪小、不懂事,常给姐姐捣乱。不是弄脏了她的书本,就是弄坏了她弹的琴,姐姐没少收拾他。

明老板看见多年失散的姐姐虽然苍老了许多,细端详起来,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连她走进礼堂时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心里五味杂陈。眼里含着泪水,紧走几步奔过去,拥抱着明小姐哽咽着说:“姐,这么多年,让你受苦了。”

明小姐脑子里不断的闪现弟弟小时候的样子和刚才叫姐的声音,感觉都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上来拥抱的动作和他小时候搬脖子搂腰的姿势没事么两样。她认出了弟弟,也流下亲情的眼泪,边用手背擦着眼泪边说:“小少爷,我以为你早就不在人世了,做梦都不敢想今天能在这里见到你。”说着,紧紧地把弟弟搂在怀里。大家看到这场面,也都为他们姐弟相逢感到高兴。

副主任说:“今天是你们姐弟重逢的大好日子。我来做东,咱们回市政府招待所喝杯团圆酒,以示祝贺。”大家对副主任的决定都有意见。李丽蒙不肯让他们走,有她的理由。她说:“明大妈是我们村的,又是我家邻居,弟弟从海外来探望姐姐,招待理应我们代劳。就餐后我们还有文艺演出呢。”明小姐一听李丽蒙这话,笑吟吟地说:“我们姐弟俩,就在这吃团圆饭,敬老院是我的家啊,不在家吃饭,还上哪儿吃去?哪儿也不能去。”明老板也表示,就在敬老院和姐姐吃个团圆饭。副主任一看大家都这么说,只好客随主便。

饭后大家一起来到敬老院的小会议室。小会议室已经布置妥当,窗帘拉齐。舞台上小乐队十几位演奏者拿着各自的乐器,穿着整齐一致的演出服装依次坐好。五颜六色的彩灯,不停的闪烁。大家要为姐弟俩重逢献上一台文艺节目。

在台下和弟弟一起坐着的明小姐一看着急了,连忙对郑方同说:“院长啊,这不行、不行,我是乐队队长,我得去演出。” 郑方同非常难为情,刚想劝说,李丽蒙忙说:“今天是给你们姐弟俩演出的,你就当一回观众吧。”明小姐决心不肯当观众,她说:“弟弟来咱这里看我,我得表示一下欢迎的诚意。”说完,走向后台,换上衣服,坐在她的洋琴凳上。

主持人没有更多的说词,只是郑方同代表敬老院欢迎台湾同胞来院与亲人团圆。欢迎市领导光临指导。演出就开始了。乐队演奏了‹‹思乡曲››、‹‹浏阳河››、‹‹九九艳阳天››等乐曲,经理李丽蒙给大家唱了一首‹‹最美不过夕阳红››歌曲。整个晚会,气氛热烈和谐。

市办公室副主任坐在那里,很有感想。他感到,一个乡镇敬老院能把文化娱乐活动搞到这种程度,太不可思议。如果老人们,都像这里的老人一样,那该多好啊!明老板看到姐高兴的样子,若有所思。他原想把姐姐接走,到他那里享福。现在看,没那个必要了。他应该做些什么呢?

演出结束后,副主任和明老板要回市招待所,临行前,明老板要给姐姐留下一笔钱。好让姐姐更好地度过晚年。明小姐说啥不要,说在敬老院用不着花钱,啥都是现成的。明老板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他有一桩手工粗布轧花买卖,还需去云南一趟。等这笔买卖做完后,再来敬老院,正式向敬老院捐助一笔资金,用来扩大这里的规模,进一步改善条件,吸纳更多的孤寡老人,为更多的孤寡老人做点贡献,为祖国分忧,也为情同手足的大陆同胞,生活得更幸福尽一点绵薄之力。大家都为他的壮举,大为赞赏,愿他生意兴隆。也为明小姐的感悟感到欣慰。

市领导和明老板走时,大家恋恋不舍的把他们送出很远。

第四十二章冯东案 法院公明马向锋 命殒癌症第十六章为妻儿 周明遇难李丽蒙 奋勇争先第三十六章承包地 张强有方打深井 水漫村庄第二十章假怀孕 孟林出走迎王欣 方同完婚第二十七章送戒指 真情泄露施诡计 郑家有后第十一章多封信 石沉大海郑方同 无动于衷第二十四章辞旧职 俩人经商走新路 酒店开张第十六章为妻儿 周明遇难李丽蒙 奋勇争先第十四章郑方同 如愿回城小王欣 离婚坚定第十四章郑方同 如愿回城小王欣 离婚坚定第三十章李丽蒙 不负众望众兄妹 承包农场第十章屡偷粮 终被擒获逃脱后 行凶丧生第十七章终成婚 款待好友俩亲家 误饮汽油第三十九章水塔枯 张强改造妻换容 喜生双胞二十一章求生路 遭遇病患王欣助 脱离苦难第三十二章敬老院 请明小姐小蒙家 款待姑爷第二十章假怀孕 孟林出走迎王欣 方同完婚第六章蔫巴人 做事生性情牵着 俩女知青第三十九章水塔枯 张强改造妻换容 喜生双胞第四十章建编制 新院动工综治办 拆庙正风第十三章嫁王欣 二老牵线遭家暴 伤重流产第十七章终成婚 款待好友俩亲家 误饮汽油第十二章好青年 重整旗鼓为乡亲 解困排忧第二十三章重入党 精神振奋郑方同 走马上任第二十七章送戒指 真情泄露施诡计 郑家有后第二十章假怀孕 孟林出走迎王欣 方同完婚二十一章求生路 遭遇病患王欣助 脱离苦难第十九章喝醉酒 突破底线抢孙女 郑母住院第三十五章清水沟 建院选址老青年 迎来新喜第三十一章崔淑芬 闯祸住院李丽蒙 全力周旋第三十五章清水沟 建院选址老青年 迎来新喜第四十三章养老院 圆满落成仨亲家 敖杆相逢第三十五章清水沟 建院选址老青年 迎来新喜第四十三章养老院 圆满落成仨亲家 敖杆相逢第二十七章送戒指 真情泄露施诡计 郑家有后第十七章终成婚 款待好友俩亲家 误饮汽油第十一章多封信 石沉大海郑方同 无动于衷第六章蔫巴人 做事生性情牵着 俩女知青第九章入兵团 英雄救美医务室 偶遇恋情第二十九章喝豆浆 旅客中毒郑方同 被撤职务第二十三章重入党 精神振奋郑方同 走马上任第三十五章清水沟 建院选址老青年 迎来新喜第二章应号召 上山下乡郑方同 当选队长第四十二章冯东案 法院公明马向锋 命殒癌症第三章杀残驴 遭到罢免乡亲们 过上好年第十章屡偷粮 终被擒获逃脱后 行凶丧生第五章杨末丽 表露爱情张连生 刀砍向锋第八章返家乡 历尽苦难郑方同 险把命断第三十章李丽蒙 不负众望众兄妹 承包农场第二十五章入大学 亲朋同贺施手术 驱除病魔第三十章李丽蒙 不负众望众兄妹 承包农场第四十三章养老院 圆满落成仨亲家 敖杆相逢第十八章忙修车 酿出人命郑母急 求助丽蒙第三十六章承包地 张强有方打深井 水漫村庄第十九章喝醉酒 突破底线抢孙女 郑母住院第二十八章惩刁妇 小郝决断厂出面 破镜重圆第三章杀残驴 遭到罢免乡亲们 过上好年第三十五章清水沟 建院选址老青年 迎来新喜第十八章忙修车 酿出人命郑母急 求助丽蒙第五章杨末丽 表露爱情张连生 刀砍向锋第二十五章入大学 亲朋同贺施手术 驱除病魔第三十二章敬老院 请明小姐小蒙家 款待姑爷二十一章求生路 遭遇病患王欣助 脱离苦难第二十六辟新路,孟林升迁遇良机,报复大年第二十七章送戒指 真情泄露施诡计 郑家有后第八章返家乡 历尽苦难郑方同 险把命断第七章为回城 偷窃洋井全公社 广播扬名第二十三章重入党 精神振奋郑方同 走马上任第四十三章养老院 圆满落成仨亲家 敖杆相逢第四十二章冯东案 法院公明马向锋 命殒癌症第三十四章纪老大 家遭不幸敬老院 二丫显能第二十九章喝豆浆 旅客中毒郑方同 被撤职务第二十八章惩刁妇 小郝决断厂出面 破镜重圆第八章返家乡 历尽苦难郑方同 险把命断第三十七章崔淑芬 康复出院俩少妇 愿望实现第三十四章纪老大 家遭不幸敬老院 二丫显能第十章屡偷粮 终被擒获逃脱后 行凶丧生第二章应号召 上山下乡郑方同 当选队长第五章杨末丽 表露爱情张连生 刀砍向锋第二十八章惩刁妇 小郝决断厂出面 破镜重圆第二十二章休息室 庞云早产众相助 回到家园第二十九章喝豆浆 旅客中毒郑方同 被撤职务第二十三章重入党 精神振奋郑方同 走马上任第十五章表演赛 大显身手遭暗算 昏倒街头第十二章好青年 重整旗鼓为乡亲 解困排忧第三十三章回家乡 孟林有情敬老院 姐弟相逢第二章应号召 上山下乡郑方同 当选队长第五章杨末丽 表露爱情张连生 刀砍向锋第十二章好青年 重整旗鼓为乡亲 解困排忧第四十三章养老院 圆满落成仨亲家 敖杆相逢第三十四章纪老大 家遭不幸敬老院 二丫显能第四十章建编制 新院动工综治办 拆庙正风第三十四章纪老大 家遭不幸敬老院 二丫显能第三十九章水塔枯 张强改造妻换容 喜生双胞第三十六章承包地 张强有方打深井 水漫村庄第三十章李丽蒙 不负众望众兄妹 承包农场第十七章终成婚 款待好友俩亲家 误饮汽油第六章蔫巴人 做事生性情牵着 俩女知青第二十章假怀孕 孟林出走迎王欣 方同完婚第十九章喝醉酒 突破底线抢孙女 郑母住院